导 航
查看: 33292|回复: 80

[数据时讯] 预计2018年洛阳GDP在47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左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08: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9-1-15 00:36 编辑

 12日至13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总结了2018年经济工作。过去的一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去年我市经济运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呈现哪些特点?请看——
  这些出彩数据,点赞2018
  ——经济运行上
  “稳”的格局持续巩固
  按照初步统计,预计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在47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左右。同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内。
  工业平稳增长,去年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39个工业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金融运行平稳,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7%,余额存贷比为70%,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上
  “优”的态势持续保持
  “三产超二产”格局更加稳固,三次产业结构为5.1:46.4:48.5。“新兴超传统”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去年前11个月,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7.2%和51%,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1.7%和23.9%。“消费超投资”的态势正在形成,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
  ——质量效益上
  “好”的特征持续彰显
  去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3%,高于全省9.3个百分点;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4%,降幅大于全省2.8个百分点,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7亿元,增长5.1%;税收占比66.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上
  “强”的基础持续夯实
  43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143%。六大产业园加快建设,清华高端研究院洛阳基地落地实施,大数据产业园引进相关企业30家,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工厂基本建成,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结构调整一期、格力ZY空调项目一标段全面开工,银隆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部分车间基本建成。
  ——民生改善上
  “实”的成效持续积累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全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45元,增长8.8%,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2018年全市民生支出45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11.7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个贫困县有望如期脱贫摘帽。PM10、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下降幅度和增加天数均居全省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08: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有力举措,撑起2018
  ——综合施策稳运行
  服务企业更加精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银企洽谈会签约资金950亿元以上,209家企业实现上市挂牌再融资。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7.5亿元;办理企业各类减免税104.4亿元;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减轻企业和职工负担7.87亿元。
  企业持续提质增效,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提质倍增试点行动,去年前11个月,15家市级试点企业实现产值1052.7亿元,增长15%,利润75.7亿元,增长26.7%。
  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去年前11个月,工业投资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8%,民间投资增速较第一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
  地企合作不断深化,4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签约产业项目240个,项目开工率为85%;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个,已实施65个。
  ——创新发展强动能
  自创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核四区多点”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CT项目加快推进,成立河南省高铁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了时速250公里高铁轴承研制任务。
  “双倍增”行动取得新成效,去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0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7个,引进和培育“河洛英才计划”人才及团队10个,新建省院士工作站4个,组建首批“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3个。
  产业创新取得新成果,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中国(河南)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2018聚力产业创新院士洛阳行”活动。中信重工消防安全和工业巡检特种机器人进驻中白工业园,军民融合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落地建设,国内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电动拖拉机研制成功。
  军民融合创新取得新进展,规模500亿元的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落户自贸区,设立规模30亿元的河南宏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
  ——深化调整促转型
  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提速,麦斯克电子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全国试点,中信重工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企业,双瑞万基钛业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两化”融合持续推进,一拖集团、中信重工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先进制造业加快集聚,中原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一期等竣工投产。去年前11个月,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80%。
  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中储综合物流产业园、华晟物流园加快建设,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快递企业业务量突破1亿件,增长44.5%。
  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两坊一街、西南角楼主体完工,应天门、九洲池等项目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去年全市接待游客1.3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45亿元,分别增长6.2%和10%。
  ——改革开放破瓶颈
  国企改革进展顺利,44家脱钩企业深化改革工作大头落地,67家国有企业赢利能力持续提升,49家驻洛央企、5家市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放管服”改革步伐加快,市、县(市)区网上可办率,市民之家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率均达100%,632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开放平台建设持续加快,洛阳机场通航城市达22个,年客运吞吐量突破130万人次。开通全省首个线下咨询窗口,实现了“清单核放、汇总申报”一站式通关。
  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精准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
  ——强基固本重统筹
  中心城区功能不断提升,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加快建设,古城快速路、新伊大街等建成通车,王城大道快速路全线开工。城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43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80.1%。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南北节点接轨方案获得国家铁路总公司批复。洛阳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启动,二广高速洛阳城区段改扩建、洛济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洛吉快速通道黄河大桥等63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投用。
  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拆除煤气发生炉5台,完成19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拆改和提标治理改造工作。整治河道140公里,水环境质量总体达标,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建成农村公路979公里,解决农村11.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3个沟域经济示范区实现产值13.6亿元。
  ——改善民生增福祉
  新增城镇就业11.8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98亿元,扶持2万人创业,带动5万余人就业;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7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14所;新建成城市书房106座;新建养老床位3013张、农村老年幸福院203个;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中医院等一批医院恢复公益属性,25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困难群众看病住院一站式即时结算,“互联网+医疗”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洛阳日报记者 李东慧 李江涛 白云飞 制图 李银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08: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奋进2019:洛阳把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向前进

  今年,我市要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扭住重点、精准发力,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治理转型、体制机制转型“六个转型”,进一步巩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聚焦实体经济】
  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
  ●实施“97172”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着力推进9大体系、近70个重大专项、1138个总投资71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58亿元的重大项目,确保455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387亿元。
  ●深化地企合作,加强与中信、国机、中建材、中节能、格力电器等企业合作,推动华为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及早落地开工。
  ●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等政策,力争全年降低企业成本30亿元左右。
  ●制定促进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和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政策措施,着力改善消费环境。
  ●加大“引金入洛”工作力度,力争引进2家至3家金融机构,扩大还贷周转金资金池规模。
  【聚焦产业转型】
  积极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重大专项,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启动实施智能制造引领、重点技术攻坚、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四大行动,争取更多企业进入省支持盘子。推动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三大改造”。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900家工业企业“上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开工建设顺丰速运电商快递产业园。全面启动801钢材市场等六大市场疏解外迁工作。
  ●推动六大产业园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加快实施清华高端研究院洛阳基地高效成型打磨车等项目,力争银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整车一期4月底投产、格力智能制造产业园空调项目10月底投产。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聚焦动能转型】
  全面深化现代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增强自创区龙头带动作用,全面启动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工业CT项目产业化和250公里高铁轴承国产化进程。
  ●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00个。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依托科技金融大市场开设“科技中介超市”。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完善落实创新“金十条”实施细则。办好2019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院士洛阳行等活动。
  ●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做好500亿元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运营工作。积极申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聚焦体制机制转型】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洛轴与格力混合所有制改革,年底前完成6个以上市属企业子公司混改、市属企业内部重组整合和总部职能改革。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容缺办理”等创新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民之家。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先支持民间投资的重大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聚焦双向开放】
  全面深化现代开放体系,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年自贸区新进驻企业2000家以上。
  ●推动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提升,推进一拖编组站改造为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早日开工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实施铁路货运通道“东联西进”计划,开行宁波、青岛等铁海联运班列和中亚等国际货运班列。
  ●推动产业精准招商取得新成果,力争全年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
  ●推动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聚焦城市转型】
  全面深化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号、2号线和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动车组存车场、三洋铁路洛阳段建设。积极推进洛济、尧栾西等高速公路建设,迅速掀起二广高速城区段改扩建和新伊、栾卢、渑栾高速施工高潮。
  ●积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确保牡丹文化节前王城大道快速路洛河以南段主线通车;五一前瀍涧大道通车;十一前王城大道快速路洛河以北段、南昌路改造、洛吉快速、洛新快速等主线通车。深化“四河三渠”综合治理,确保6月底前实现瀍河、涧河两岸沿线截污管道全覆盖。
  ●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持续推进交通秩序“七策治堵”、生态环境“三力治污”、市容卫生“四化治脏”、城乡建设“四抓治违”、公共服务“三字治差”。
  【聚焦提升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动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战略,大力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尽快实现宫城区由景点到景区连片发展。
  ●加快建设“博物馆之都”,推进牡丹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确保二里头遗址博物馆10月对外开放。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二期等重点项目。谋划建设洛阳国际会展中心。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4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以上。
  【聚焦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嵩县、汝阳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5.4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新发展沟域经济示范区10个。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前坪水库、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建设“四好农村路”200公里。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完成24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力争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有集体经济收入。
  【聚焦生态转型】
  全面深化生态环境建设体系,让洛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汾渭平原区域综合治理,确保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深化“四河三渠”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伊、洛、瀍、涧四河128.3公里重点河道,以及铁路防洪渠、大明渠、中州渠综合治理。巩固城市建成区、县城和产业集聚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推动国土绿化提质提速,完成19万亩造林绿化和75.3万亩森林抚育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周山森林公园核心区等4个森林公园提升。
  【聚焦社会治理转型】
  全面深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七个有所”实现新突破。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00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新建、改扩建50所幼儿园,新增6000个幼儿学位。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56所。加快市中心图书馆、城市书房等建设,巩固“15分钟阅读圈”。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新增养老床位2000个。开工建设省第二儿童医院等。深入开展拥军优抚活动。
  ●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李江涛 李东慧 制图 李银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过5000亿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09: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号、2号线和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动车组存车场、三洋铁路洛阳段建设。积极推进洛济、尧栾西等高速公路建设,迅速掀起二广高速城区段改扩建和新伊、栾卢、渑栾高速施工高潮。
  ●积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确保牡丹文化节前王城大道快速路洛河以南段主线通车;五一前瀍涧大道通车;十一前王城大道快速路洛河以北段、南昌路改造、洛吉快速、洛新快速等主线通车。深化“四河三渠”综合治理,确保6月底前实现瀍河、涧河两岸沿线截污管道全覆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09:3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是多少来着?增加了多少?有省内排行榜吗?湖北玄冥二老是多少?对比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0:4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矛加费 发表于 2019-1-14 09:37
去年是多少来着?增加了多少?有省内排行榜吗?湖北玄冥二老是多少?对比一下

去年4290亿,增加约410亿。名义增速约9.5。总量肯定河南第二。名义增速也肯定第二。实际增速应该前三。湖北二副,襄阳预计破4400亿,宜昌破4000亿。汇报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郑州是加的,其他都是减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2: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的18年GDP已在1月12日SW经济工作会上公布了,10200亿。
预计今年洛阳的GDP会在4900亿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lthy 发表于 2019-1-14 11:41
为啥郑州是加的,其他都是减得

牺牲全省保郑州数据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预计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在4700亿元以上,  这句话是不是基本代表了18年GDP在4700多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2: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lthy 发表于 2019-1-14 11:41
为啥郑州是加的,其他都是减得

其他谁都是减的?还没出你都知道是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lupanpan121 发表于 2019-1-14 12:36
预计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在4700亿元以上,  这句话是不是基本代表了18年GDP在4700多亿吧

可能性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12:47 , Processed in 0.05014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