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楼迷”:通过高楼热爱城市
本报5月17日、5月28日连续刊登了介绍无锡高层建筑的《回眸百年无锡高度,品味那些经典地标》《起底曾被围观的锡城特色建筑》专题报道,社会各界对无锡地标建筑、天际线和高楼的关注再次成为话题。在“高楼迷”中的反响尤为热烈,这个话题也让“高楼迷”这一群体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地图王”:自制地图为无锡建言献策
随着无锡高楼越来越多、天际线越来越美,让无锡的高楼爱好者们欢呼鼓舞,这个号称“高楼迷”的群体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高楼迷”,顾名思义,就是高楼的爱好者。和影视明星拥有大量粉丝一样,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也有自己的拥趸。在城市中,出色的高楼本身就是一个个炫目的明星。
无锡的“高楼迷”群体,是在网络论坛最火的2004年前后出现在摩天汉、高楼迷等论坛上的,他们专注于高楼、城建及规划交流和讨论。他们本人大多不是建筑、城建、规划专业的人士,甚至不少人还不是无锡土著。这个群体大部分是80-90后,从学生到在职人士,各行各业都有。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成为关心无锡城市发展的一支民间力量。整理、讨论、分享无锡的高楼是他们永不厌倦的话题。他们热爱高楼,并通过热爱高楼来热爱他们所生活的城市:无锡。
“2007年一个偶然机会成为‘高楼迷’一分子,这十余年,从高楼到城建、规划,由‘入行’到热爱,并由此爱上无锡这座城市。”“高楼迷”小何这样告诉记者。
小何是湖南人,大学毕业后来到无锡工作,并已在无锡落地生根。作为“新无锡人”,高楼是小何了解无锡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小何深深爱上了无锡这座城市。
小何常去高楼工地拍照,胸前挂个相机常被人误认为是来拍照的拆迁队,闹出不少笑话。九龙仓国金中心、大剧院、万象城等著名地标建设期间他会从打地基到建成追踪拍摄它们的“成长录”。
谈起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拍摄经历,小何说:“从高楼上俯拍蠡湖新城、太湖新城及地铁三号线开工典礼时,我为无锡的发展而骄傲;在楼顶从下午守到晚上拍老城中心高楼群白天黑夜华丽转换最让我激动。”
在“高楼迷”群体中,小何绝对属于红人,因为他还有特殊才能,就是结合无锡的城建规划绘制地图,因此在圈内他也就有了一个雅号:“地图王”。
“2015年无锡决定上马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为了将这条高速通道的战略地位图示形象化的展示给大家,我绘制了一份从苏中苏南更大范围看南部高速的地图,这也成为各自媒体报道南部高速经常引用的配图。”
“2017年11月我参加了市规划局组织的规划论坛,为无锡规划建言献策,我在交通分论坛上向大家显示了一份自制地图《无锡未来畅想——无锡大交通》(见附图)。”说起这些,小何很是得意。
小金:用成熟、包容的心态看待无锡的高楼建设
“我和无锡很多年轻网民一样,在进入‘高楼迷’这个群体之前只是在‘东林书院’‘西祠胡同’等综合性论坛上了解和讨论关于无锡城建的话题。2008年春节我受邀第一次参加了一个叫‘摩天汉论坛’的版聚,也是从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些志同道合、更加纯粹、更加专业的热爱高楼的朋友们。2008年到2018年正好是十年,在这个十年里面,无锡的高楼建设伴随无锡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起伏,大家的心路历程也经历了一个从高峰到低谷再重新开始振作的过程,并且随着版友年龄的增长,大家也有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无锡的高楼建设。”在无锡“高楼迷”群体中,小金是属于大咖级别的人物,果然谈吐不俗。
“我从2008年开始独立拍摄了很多照片,在没有无人机的年代,算是无锡最早登顶各大在建高楼的人,为了能顺利进入工地,我自己备了安全帽,带着相机和建筑工人一起挤施工升降梯,靠着自己的胆大心细,拍到了第一手的照片发布上论坛,成为了论坛的‘红人’。现在有了无人机,拍摄在建高楼已经成了一件轻松和安全的事。”
无锡“高楼迷”的十年
比邻而居、同为经济强市的苏州和无锡,很难不被人拿来比较。同其他领域的“苏锡之争”一样,苏州、无锡两个城市高楼你追我赶的局面,也让苏州、无锡的“高楼迷”经常会将自己城市和对方城市进行比较。虽然讨论时他们会争执不休,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感情。最经典的一次是几位苏州、无锡摩天迷对某一苏州高楼的实际高度是否超过无锡某高楼争执不下,于是苏州一方邀请无锡“高楼迷”带上测绘工具去现场丈量苏州高楼的高度,并愿意派车接送。虽然此事早已过去,但“高楼迷”们的认真、执着和可爱实在可以记上一笔。
和苏州“高楼迷”的“争执、比高”实际上是十年前无锡城建爆发期的一个缩影。就建筑的高度来说,当时无锡确实“压”苏州一头: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恒隆广场落地无锡、在无锡布下全国“第一子”的苏宁广场主楼328米与惠山等高、宜家在无锡建造全国第二大面积的宜家商场、试水全国第一家荟聚购物中心、九龙仓在无锡投资建设中国大陆第二栋超高写字楼等,各种喜讯接踵而来。相比当时还是“一马平川”的苏州来说,无锡在商业、高楼领域走在了前列。无锡“高楼迷”受邀带上测绘工具去现场丈量苏州高楼高度的趣事,虽然最终并未成行,但也足以窥见当年无锡“高楼迷”们的极度自信。
2014年是无锡高楼的“收获期”,之前在建的各大超高项目陆续封顶投用,市区天际线形成,也成了外地高楼迷们羡慕的对象。之后几年,无锡高楼新项目出现停滞。而苏州对无锡的超越恰恰也在那几年:金鸡湖畔诚品书店成了外地游客的“打卡圣地”,苏州中心的商业面积是无锡荟聚的两倍多,“秋裤楼”成了全国性的“网红”,450米的苏州国金中心成为江苏第一高楼。由于那几年无锡城建、高楼新项目乏善可陈,无锡的“高楼迷”群体也渐渐沉寂下来。
不过说到这几年无锡各方面的重振雄风,“高楼迷”们来了精神,他们开心的告诉记者:“无锡这几年的上升势头非常明显。无锡一方面吹响了‘产业强市’ 新号角,同时启动了包括地铁新线、苏锡常南部高速和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去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万亿更是成为无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此为契机,无锡的高楼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恒隆广场启动了一期第二栋写字楼及二期建设,太湖广场北侧被‘高楼迷’戏称为‘鱼塘’的地块也迎来新生:这个地块从燕莎中心到南丰汇奠基了两次却一直撂荒,不久前终于被绿地接下,正式开工建设250米高的超高商办楼,不久后旁边还将建设中信泰富广场,也是200米左右的超高层,相信未来无锡的天际线高度也将刷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建和高楼是城市发展的晴雨表。如今,无锡第二次的高楼爆发期呼之欲出,这印证了近年来无锡经济转型的积极成效。眼下无锡的喜人形势把很多沉寂已久的“高楼迷”给“炸”了出来。十年前,“高楼迷”峰峰因为创意制作了一张“无锡高楼集锦图”而在圈内声名鹊起。如今退隐多年的峰峰“重出江湖”了。峰峰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无锡各方面都有了新气象,陆续规划和开工的新项目也让“高楼迷”们有了新话题和新素材。“我将继续更新‘无锡高楼集锦图’,毕竟这是大家关心和喜闻乐见的。”峰峰开心地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