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831|回复: 10

【忆苦思甜】2010年人民路建设的那些事| 亲历无锡快速内环拆迁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9 2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刺猬 于 2016-12-9 21:03 编辑

2016-12-09 翟卫武 锡影润泽

人民路是横贯我市主城区的一条东西向主要通道。改造前的人民路是八十年代末建成的,为双向两车道,历经无锡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尤其是锡山大桥至东林广场段的人民路,交通流量已远远超过道路的通行能力,而道路狭窄破损,人行道坑坑洼洼,加上老西门桥处交通瓶颈的影响,早晚高峰时交通非常拥堵,还经常导致与之相交的健康路、新生路等道路经常堵车。新世纪初,随着改善人民路出行条件的呼声不断高涨,市政府决定实施人民路改造,市规划部门和有关设计单位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早早完成了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是,整整七年后,人民路才得以开工建设。2010年,我有幸担任了人民路改拓建工程项目负责人,亲身经历了道路两侧的法梧移植和西门桥的改拓建。


七年的等待
人民路改造的初步设计,早在2003年初就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于2005年底便完成了。受拆迁等因素影响,人民路改造计划被一再延后,直到2008年才具备施工条件。这时又恰恰迎来了无锡将修建地铁的好消息,考虑到如果当时就拓建人民路的话,建成不久后的人民路将会面临地铁建设的二次开挖。为避免重复开挖带来的资源浪费,把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至最低,2008年下半年,我们重点办先行对人民路(锡山大桥—五爱广场段)进行了改拓建。同时,结合地铁规划,准备将人民路(五爱广场—东林广场段,长1.3公里)与轨道交通建设同步实施。就这样,人民路(五爱广场—东林广场段)改拓建工作又耽搁了一段时间。这期间,设计单位结合人民路规划、两侧地块商业开发、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等先后对道路、桥梁、管线的设计方案修改了20多次,最终确定了施工图设计方案,道路断面调整为双向6车道,路幅调整至40米,并加强了交叉路口的通过设计。时至2010年2月,人民路施工图设计调整与地铁一号线建设方案取得一致,市政府同意人民路(五爱广场—石皮路,长约600米)与地铁同步开工建设,而人民路(石皮路—东林广场)受地铁三阳广场站地下商业施工影响,暂不具备施工条件,未能同步改造。不管怎样,等了七年之久的人民路改拓建工程终于开工了。消息传出,街头巷尾的市民纷纷叫好,锡城多家媒体争相予以报道。

移植法国梧桐树
说到人民路,老无锡们一定还对当年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记忆犹新。伴随着拥挤的车流、狭窄的混合车道、龟裂破损的路面以及梧桐树枝与空中线路交织的“蜘蛛网”,这条城市主干道显得脏乱不堪。许多关心无锡城建的市民希望有一条干净美丽的现代化道路,通过多种渠道提出了一些道路改造和环境美化的好建议。在市政府的决策下,人民路最终确定实施拓宽改造。根据设计,原本种植在道路两侧的法梧将在快车道范围内,因此无法就地保留。经市政府协调,这些梧桐树被全部移植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当时,我们动员了一百多名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先实施树枝修剪,再进行土球开挖、吊装、运输,历时一个多月将90多棵梧桐树全部迁移完成。时隔一年后,江南晚报的记者还专门赶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围墙外回访了这批来自喧嚣城市的“明星”,发现他们虽然没有原来那样枝繁叶茂,但都个个健壮,长势良好,让关心它们的市民感到欣慰。拓建后的人民路将空中线路全部改迁到地下管廊,考虑到市民对梧桐树的感情,我们大体延续了原来的绿化风格,在道路两旁栽种了梧桐树,还新增了桂花、草花等新品种,形成了四季有绿、人行绿中的道路风景。

西门桥改拓建过程
说到人民路改拓建,就不得不说西门桥。无锡西门桥历史悠久,因其横跨梁溪河,早年曾被命名为梁清桥、梁溪桥、跨溪桥、清溪桥等,又因处于西门外,自古就有西门桥、西门吊桥的俗称,“捞白鱼知雨停”的民间说法就与西门桥有着不解的历史渊源。解放后,在对人民路实施“路桥对直”拓建的过程中,西门桥被移位改建,采用花岗石桥墩,钢梁桥面,于1960年4月完工。后来随着人流、车流量增大,西门桥曾经屡次拓宽改建。



对于这次西门桥的拓宽改建,我虽然有了足够思想准备,但还是没想到无锡人对西门桥会有那么深厚的感情。由于媒体对西门桥改建情况提前作了报道,2010年2月28日老桥拆除当天,很多市民都早早等候在西门桥附近,想亲眼见证这座历史老桥的再次变迁。那天晚上10点多,工人们用中央隔离栏对西门桥两侧进行封闭,并开始指挥车辆绕行。这时许多市民涌到桥中央拍照留念,流连忘返,市民们纷纷议论,“西门桥的历史可悠久了”、“我在这桥边住了几十年了”、“西门桥终于改建了”、“听说西门桥建成后会更漂亮”,表达出对这座历史古桥的往日追忆和未来期盼。当时我心里也默默地回应,一定要用最快时间建一座更漂亮的西门桥给锡城百姓。桥梁施工开始不久后就遇上了汛期,河道需要过水泄洪,原满支架施工方案无法实施。为了不影响工期,经现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最终采用了在桥墩墩身上设置支撑,跨间搭设贝雷梁支架的施工方案,这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也保证了汛期古运河泄洪通畅。经过大家不懈努力,仅用了6个月时间,总长53米、宽度达40米、双向6车道的新西门桥正式通车。新桥采用了四跨一联普通钢筋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下沿古运河两侧新建了贯通桥底的亲水平台,在桥梁四角设置了相互连接的上下行梯道。考虑到不影响新桥的外观效果,施工时把悬挂在桥两侧的两根蓝色自来水管放到了古运河的河床下,使得新桥与古运河相得益彰,更有韵味。踏上新西门桥,市民们纷纷称赞“开阔!”“宽敞!”“漂亮!”,听着市民们发自内心的赞誉,作为建设者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路改造之前,西门桥的桥名牌上刻的是人民桥三个字,人民桥一名虽然也存在了十多年,但市民还是习惯称之为西门桥。此次人民路改造中,我们与地名办沟通后,本着尊重历史和百姓称呼习惯的原则,恢复了西门桥这一老桥名。

人民路作为锡城中心商务区传统骨架路网中的财富“纬线”,它的建成投用改善了市区交通,旺盛了商业圈人气,延伸了核心商圈的辐射力,加上苏宁广场、恒隆广场等城市综合体进驻,人民路已再次成为一条新的东西向的“财富之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刺猬 于 2016-12-9 22:01 编辑

亲历无锡快速内环拆迁的回忆

2005年是我市实施“打造山水名城、共建美好家园”第二个三年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一环八射”快速路系统建设的启动之年。“一环八射”中的“一环”即指的是快速内环,它全长29.3公里,跨越崇安、北塘、滨湖、南长、新区五个区,历时三年分段实施建设,是无锡道桥建设史上首个高架快速路系统。快速内环建成投用后,有效解决了锡城交通拥挤的“瓶颈”,并提升了城市形象。

为加快推进快速内环建设工作,市重点办在2005年初夏组建了内环项目办。当时我担任市重点办前期处处长,根据领导安排,由我兼任内环项目办前期组组长,负责现场协调工程涉及的前期征地、房屋拆迁等工作。

快速内环工程是无锡道桥建设史上房屋拆迁量最大、工程建设量最大的项目。工程共涉及2672户住宅和487家非住宅动迁,房屋拆除总建筑面积822221.39平方米,征用集体土地1603.84亩,政府投入征地拆迁补偿费用216591.24万元。经过各方努力,内环工程建设房屋拆迁圆满完成,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可靠保证。我认为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坚持拆迁工作属地推进,重点办主抓国土非住宅的动迁。属地负责制是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的重要举措。为此,内环拆迁工作始终坚持集土住宅、国土住宅、集土非住宅以所在区推进为主,市重点办主要进行业务指导;我们重点办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国土非住宅的动迁上。考虑到国土非住宅市省部属企业多、动迁难度大、补偿要求高且补偿资金量大等实际情况,我们坚持以我为主,做好拆迁协调工作,确保不影响工程建设。惠山隧道北洞口建设涉及的市联运公司房屋,需整体搬迁拆除。该公司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9998.37平方米,内环建设需占用其土地33869.5平方米(合50.8亩,土地为租用市交通产业集团),土地及房屋的使用性质为工交仓储,是典型的国土非住宅中房、地分离的企业。当时,该公司先后向重点办打了12次报告,提出要求解决200多名职工安置和参照南京拆迁政策或无锡“退城进园”搬迁政策进行补偿等诸多诉求。针对企业的诉求,我数次进行实地踏勘,反复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在摸清公司员工、设备、房屋、土地等整体情况下,我一方面坚持宣传解释无锡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提出合理的补偿安置方案,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的搬迁、过渡、复建等实际困难。经过历时近两个月多达26次的协商、协调,该公司终于接受了2177万元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为惠山隧道如期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搬得开心、走得放心,我们也由衷地感到舒心。

二是坚持把好审核关。城市重点工程房屋拆迁补偿费用采用市、区费用结算办法,由市拨付至区,再由区拨付给被拆迁人。市、区结算补偿费用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拆迁基数。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拆前现场审核为主,调阅相关资料为辅的原则,并依据区申报的房屋拆迁的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现场审核。首先是确定拆迁范围——主要依据市规划和施工要求现场核对门牌号及划定拆迁边线,对不影响施工和整体环境的房屋剔除在外,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投资。然后是确定拆除建筑面积——我们依据区申报的分户拆除建筑面积,实地随机抽查丈量20%-30%,按抽查丈量建筑面积正确率,对房屋拆除总面积进行折扣,并调阅市产监处资料后确定拆除总面积,对有异议、意见不统一的房屋,采用了2005年卫星航拍影像图和市产监处调阅资料后确定其面积。最后是户数的确定——我们以当地公安派出所及市产监处调阅资料确定。通过现场核审,为政府节省了大量投资。

三是坚持现场办公、靠前协调。作为一名工程建设前期拆迁工作的组织者,必须对前期拆迁项目做到心中有底、了如指掌,深入拆迁一线摸清情况。我针对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一分析,逐一协调,逐一破解。快速内环首段建设的江海路,东至金城东路,西至凤翔路,全长约10公里。该段是由原312国道改为城市道路,也是无锡原有的货运通道。因此,道路两侧拆迁涉及的店面多,房产证、土地证“两证”权属不明多,非住宅房屋动迁多,历史违章建筑多,外来闲杂人员多,这些情况给拆迁工作的推进增加了难度。为此,在工程建设时间要求急,人员少的情况下,我带领2名项目负责人及1名内勤到工地现场设点办公。针对江海路拆迁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先拆违后拆迁的措施,这也是无锡首例先拆违后拆迁的项目。为了及时推进拆迁工作,我们建立了前期项目专人负责制,并组建了由市财政审核组、属地区、拆迁公司、评估公司等共同参与的拆迁协调及审核小组,做到一般问题处理不出组。江海路拆迁工作启动正值夏季,天气很炎热。为了及时解决区、施工单位和沿线企事业单位提出的特种设备搬迁、拆迁范围明确、半拆及修复、带拆、增加补偿、影响施工节点等诸多问题,我们冒着酷暑,一天两次甚至三、四次进行现场全路段巡查式协调,真正做到把问题及时“消灭”在现场。

四是树立超前计划、超前工作意识。房屋拆迁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复杂工作,也是及时完成工程建设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所以,工作要有主动性,要有超前计划、超前意识,不能依靠工程施工促拆迁。我们在工作中主要做到“三个有”。一是日、周有计划,月、季有目标。日、周计划就是根据动迁工作的轻重缓急,按日、按周倒排具体工作内容。月、季目标就是在本月推进度的基础上,月末、季末确定形象进度目标,并将目标体现在图表及图纸上,挂图作战。二是补偿有预案。拆迁工作启动前,通过项目调查摸底,对国土非住宅等如何补偿及推进进行反复研究,并根据各区实际情况,拟定一套完整的拆迁方案,按步骤推进。针对碰到的疑难问题,每周不定期召集2到3次前期、审核工作例会。白天没有工作时间,就安排在晚上,晚上没有时间,就安排在周六、周日召开,工作模式是通常所说的“五加二、白加黑”。这种工作例会既是分析会、研究会、定案会,更是推进会。三是拆迁落实有具体协调。针对不同的拆迁对象,我们每天分别召开5—6次专题协调会,及时与被拆迁人进行沟通,交换意见,达到宣传政策,促其早日搬迁之目的。

五是及时协调解决重点、节点问题。快速内环建设在时间要求急的情况下,采取了边开工建设,边拆迁推进,以施工促拆迁的办法进行。所以,拆迁工作时常产生与施工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不及时协调解决,将会影响施工进展。为此,我重点协调急需通车路段存在的拆迁节点问题,重点协调影响施工的拆迁节点问题,重点协调施工周期长的结构物、隧道等存在的拆迁节点问题,如惠山隧道、青祁隧道、金城隧道、互通、跨运河大桥等节点处的房屋拆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是重点化解市民反映的拆迁善后问题。依据规划,快速内环需在老路或市民居住区穿过,是先有房屋后有内环。在房屋拆除过程中,大部分市民表示理解、支持。但也有部分市民对此反应强烈,矛盾很大。如快速内环拆迁涉及黄泥头新村、惠山隧道南洞口的青山新村(江南大学家舍)等。市民时常到市重点办集访,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闹得我们无法正常办公。为了倾听他们的意见,我数十次接待,有时接待至深夜才回家。针对反映楼半半(房屋半拆),保留修复后涉及光照、环境、噪音、扬尘、安全、漏水、房屋结构安全、补偿等善后事宜,我们反复研究,重点化解,采取了很多措施,实实在在为市民排忧解难。对楼半半涉及房屋安全事宜,请市有关权威部门进行了现场鉴定,并出具报告。在拆房时多保留一间,以确保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在楼半半修复时,对内墙改为外墙的房屋,进行立柱加固,墙面粉刷进行防水处理。针对内环建成后涉及的光照、环境、噪音、扬尘、安全等事宜,我们请市有关权威部门进行现场检测,在部分路段两侧安装声屏障,对距高架近的房屋安装了防盗门、窗及双层玻璃。

快速内环房屋拆迁工作的有力推进,不仅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还彻底改变了道路沿线的环境面貌,也普遍改善了被拆迁户的居住条件。每当驾车行驶在畅通舒适的内环高架、隧道上,看到周边日新月异的城市新貌时,我都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薛桂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2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等中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9年,锡澄高速创下首条六车道高速公路建设记录!
锡澄高速公路是同江至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共线部分。北起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穿越江阴、锡山两市11个镇,南接沪宁高速公路,全长 34.9812公里。
锡澄高速公路的胜利建成,创下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史的一系列新记录:
● 主线上建有我国第一座结构新颖、造型别致的上跨式服务区;
● 是我国第一条集现代通讯、监控、收费系统最新技术,并与主线同步交付使用的高速公路;
● 与沪宁高速公路连接处的无锡互通,从现有资料来看,是我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枢纽。
锡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干线公路网络,将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到持续的促进作用。

2003年,锡宜高速建成
锡宜高速公路是江苏省干线公路网"四纵四横四联"的第四联,起于无锡市北部堰桥镇,接锡澄高速公路,向西南经钱桥镇北,陆区镇南,漕桥镇北,和桥镇南,止于宜兴市西的新街镇接宁杭高速公路,路线全线约70公里。
锡宜高速的建成通车,圆满实现了无锡到直辖县(市)的管辖。

2004年2月18日,无锡机场正式开通民用航班!
无锡机场,2004年2月18日,正式开通民用航班;当年完成运输旅客32万人次。 自2004年2月18日正式开通民用航班以来,无锡机场内外兼顾,客货并举,发展十分迅速,当年完成运输旅客32万人次,此后每年递增30万人次。
此后引进了深航、东航、联航、南航、厦航、东海航等6家航空公司,航线网络遍及全国重要城市,并于2006年1月开通香港和澳门两条地区航线,每天航班量达70多架次, 200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36万人次,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60.9万人次。十余年的时间,无锡航空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慢慢的成为了长三角地区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也不断丰富了无锡人民的出行选择和改变了无锡人的旅游方式以及生活理念!



2006年10月16日 ,省内首条沿太湖的快速通道——环太湖高速公路今天正式建成通车!

环太湖高速公路,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无锡至南通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沪宁高速公路硕放枢纽,长19.36公里。向西与规划中的太湖大桥连接后,可与陆马公路、锡宜高速公路相连,从而形成无锡的外环线。 环太湖高速公路的通车更加密切了苏锡常城市交通圈,形成了南京至上海之间的第三通道,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对江苏的辐射作用。



2008年10月1日,无锡29公里快速内环全线贯通!
无锡快速内环于2005年底启动建设,2008年9月建成通车。快速内环由江海路、金城路、青祁路(蠡湖大道)、凤翔路等围合而成,总长29.3公里,围合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全线建有凤翔立交、瞻江立交、广南立交、景渎立交、金城立交5座互通式立交,惠山隧道、青祁隧道、金城隧道3条隧道,凤翔大桥、青祁桥、金城大桥3座大桥。快速内环整合了多年城市道路建设的成果,是无锡道桥建设史上的标志性工程,奠定了无锡城市交通新格局。五年来,全市城区重点道桥建设总里程达385.2公里,基本形成便捷畅通的城区干道路网。



2009年11月7日,无锡地铁一号线开工建设

  无锡地铁一号线是无锡首条轨道交通线路,是一条贯穿无锡市南北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全长29.42km。 地铁一号线途经惠山新城、无锡火车站、老城区、太湖广场、太湖新城核心区等多个城市重要功能区。与现已通车运营的无锡地铁二号线在三阳广场形成十字换乘,初步搭建起无锡地铁的骨架。2014年7月1日,无锡首条地铁无锡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无锡迎来地铁时代!

2011年1月16日 无锡地铁2号线开工建设
无锡地铁二号线是一条贯穿无锡城区东西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全长26.743km,设站22座。本线识别色为绿色,起于滨湖区梅园开原寺站,止于锡山区安镇站,沿途穿越河埒口商圈、中心商务区、广益新城、锡东新城等城市重要区域,在三阳广场站与一号线形成十字换乘,初步搭建起无锡地铁的骨架。是横贯市区东西的交通主动脉。2014年12月28日,无锡地铁二号线正式通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1: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地铁第二轮规划3号4号线及1号线南延,锡澄S1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自2012年以后,都处于停滞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07: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羊毛进去后,无锡道路建设停滞,5年来基本没动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07:4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好像错了,应该是忆甜思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0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规划,所有的里面,无锡东北那一块都是大缺口,那地方不是无锡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09: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刺猬 发表于 2016-12-9 21:59
无锡地铁第二轮规划3号4号线及1号线南延,锡澄S1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自2012年以后,都处于停滞状态 ...

黄来了以后就什么动静也没了,我阳山的房子说好拆也不拆了{:5_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1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采贤 发表于 2016-12-10 08:50
看看规划,所有的里面,无锡东北那一块都是大缺口,那地方不是无锡的吧

锡北镇的表示很赞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5:22 , Processed in 0.04310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