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8-12 15: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乡别井,村庄所在镇共需安置近两万人
大李家庄曾经是一个拥有大约1000名村民的传统农业村落,地势平整,村外是成片的稻田。站在如今空旷和垃圾遍地的村路上,王娟说:“我女儿原来就在家那边不远地方上小学,以前这儿有商店,白天车也多,摩托也多。”但是现在所有这些都被淹没在水下。
地面沉降使村庄迅速衰落下去。包括王娟一家五口人在内,现在仅有大约20人仍旧居住在这里,其他人已经舍弃了他们曾经居住的村庄,搬进了由煤矿公司修建的全新公寓楼中。但新楼房并不是免费拨付给村民,他们为此需要按照新房的面积支付一部分购房款。对于那些被淹没的土地,按照安徽省的规定,煤炭公司也会每年支付一笔名曰“青苗费”的费用,以补偿农民损失。
当地政府统计,大李家庄所在的顾桥镇,共有五个村庄、约13000人被安置到新房中,另外未来还需要再搬迁大约6000人。
3年前王娟拿到了新公寓的钥匙。她的新家在距离大李家庄南部25公里的地方。在那里,几十栋褐黄色外墙的公寓楼被簇拥在村庄和国道中。失去了耕地的村民变成居民,不得不重新寻找生活的依靠。在新小区,当男人们外出打工时,有的女人和老人在小区里摆上小摊,贩卖杂物。小摊摊主王燕说,做点生意补贴家用总比在家待着好。但是她抱怨说,小区规模毕竟比不上城镇,“每天赚不了几个钱”。
在大李家庄,王娟将她拿到的赔偿和今后的生活开销做了一些计算,她发现自己家每年从煤矿公司得到的约20000元赔偿并不足以弥补他们失去耕地的损失。“孩子要读书,另外,以后在小区里,什么都要到市场上买了,没有地。我们只会越来越穷。”她嘀咕着。
不仅仅是村民对现状感到失望,当地政府也颇有微词。
顾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副主任王远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尽管煤炭公司是在顾桥镇境内开采作业,但事实上这家企业隶属于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镇政府几乎无法干预他们的开采。
“按理说应该先征地再开采,但现在是‘以租代征’,对于补偿标准,有的老百姓觉得过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