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9 0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形像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在汉央企参与设计建设
宜昌“反恐大桥”昨建成通车
武汉晚报讯(记者张驰 通讯员成莉玲 廖照清 张静 实习生舒雅)昨天上午,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参与设计投资建设的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随着大桥建成,不仅使宜昌市中心城区江北、江南交通“内循环”正式打通,也给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2012年12月开工的至喜长江大桥位于宜昌城区,横跨整个西坝,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2.7公里处,全长3.23公里,总投资27.67亿元,由大江桥、三江桥、南北引桥组成。其中三江桥为主跨210米的混凝土斜拉桥,大江桥为主跨838米的悬索桥,该部分为双向六车道,是目前宜昌市桥面最宽的跨江大桥。
大江桥整体外形与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类似,建设方中铁大桥局总经理胡汉舟介绍,这两座桥都属于钢板结合梁悬索桥,这种大桥的主梁采用经济耐久、易于养护的钢板结合梁,目前全世界仅此两座。
宜昌住建委总工程师袁庆华介绍,伴随着该桥的建成,搭配此前通车的夷陵长江大桥,宜昌市也形成了中心城区江北、江南交通“内循环”,真正形成宜昌一江两岸的快速环线。
除了作为跨江通道外,至喜长江大桥还是作为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战略项目,以及长江三峡后续配套工程之一,因此也被称为“反恐大桥”。袁庆华介绍,“通车以后,葛洲坝坝顶公路将关闭,实行全封闭管理,对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安全提供保障。”
宜昌至喜长江大桥。王辉 摄
——————————————————————————————————————————————————————————
武汉军团设计建造宜昌至喜长江大桥通车
替代葛洲坝顶公路方便百万人出行
长江日报讯(记者韩玮 实习生王沛之 通讯员成莉玲 王虎 廖照清 张静)昨日,由在汉“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参与投资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的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因处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重要洄游区和产卵区,在大桥设计、噪音照明控制和水体等方面,堪称“最严格保护”。
至喜长江大桥位于宜昌城区,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2.7公里处,由大江桥、三江桥、南北引桥组成,其中大江桥跨越长江,为主跨838米的单跨地锚式悬索桥。
至喜长江大桥建成前,两岸的宜昌市民过江得走葛洲坝坝顶公路或绕行夷陵长江大桥,但葛洲坝坝顶公路车道少等级较低还实行管制,绕行夷陵长江大桥到江对岸要一个小时,而至喜长江大桥通车后,市民过江只要5分钟车程。
据悉,大桥通车以后,葛洲坝坝顶公路将关闭,实行全封闭管理。至喜长江大桥是替代葛洲坝坝顶公路,保障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战略项目,属于长江三峡后续配套工程。该桥建成后,将方便100多万居民出行。
昨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前方不远处即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周星亮 摄
特点>>>
据中华鲟保护专家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20公里范围内都属于中华鲟活动核心区,距离葛洲坝越近,中华鲟洄游量越大,而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位于葛洲坝下游2.7公里处,属于“核心中的核心”,是中华鲟的重要洄游区和产卵区,成为首座跨越中华鲟核心产卵区和保护区的长江大桥。
大桥设计负责人、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易伦雄介绍,为给中华鲟“让路”,大桥方案由最初主跨800米增至838米,实现一跨过江、不在水中建桥墩,大桥为此增加两亿元投资,这样使中华鲟洄游不受影响,也保证葛洲坝水流流态不因桥墩而改变。此外,大桥一改亮度较大、灯杆较高的照明方式,采用LED照明灯,设于护栏上降低高度,照射方向仅对桥面,并用电脑控制光线角度和强度,使中华鲟不受强光刺激。
大桥不设桥墩为中华鲟让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