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出格的出格 于 2016-7-17 10:16 编辑
长沙绝美地-引言
长沙城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
80年代至90年代,长沙的城市建设发展一直沿袭着“东文西市”的大发展格局,城市一直以长沙火车站向东扩展着,并且一直以五一大道为重点商业区域进行发展布局,城市东西拓展,号称“五一时代”,随着90年代末湖南省政府的南迁和长沙市政府的西北移,北延南拓成为发展重点,就有了2000年开始的新提法“湘江时代”。这个系列便是随着城市的四面发展,在城市固有的脉络为根基,新拓展的城市空间如何更好更超前的规划利用与开发,留下做为当代的我们一些畅言的平台。
长沙绝美地01-两河口三江四岸
长沙的城市格局以湘江为轴,西岸岳麓山为点,并无大河相汇。东岸在主城区也无大河相汇,往南为一片平地山丘,也无大河大湖,独独往北东岸有两条大河与湘江相会,浏阳河与捞刀河,因此就有了今天绝美地的第一篇-两河口三江四岸。两河口:浏阳河口捞刀河口,三江: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四岸:湘江西岸,湘江捞刀河北岸,捞刀河湘江浏阳河围岸,浏阳河湘江南岸,这个围合区域方圆4平方公里,虽然是城市低洼地带,却是长沙最好的地域绝美地,在全国来讲都找不到第二个,地域地位远超武汉汉江口南岸咀,可实际的开发建设和风景就不能相提并论了。单一个捞刀河湘江浏阳河围岸的湘江世纪城那密不透风的水泥森林墙矗立在一线大江江堤边,这个在国内也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当然,过去的一些发展规划问题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这个两江口三江四岸仍然有很多尚未发展的区域,怎么开发和保护是我们的重点。
一个城市的沿江一线一般为这个城市最精华的区域,是这个城市风格的集中展示,这个两江口三江四岸的专题大家讨论没什么不妥,不说武汉,其实杭州广州的做得更好,沿江地带的规划与实施更精致,讲究临江面与陆地的进深横向纵深的通透,建筑高度栋距依次递增,临江一线依次是临江江滩(或者风光带),临江道路,公共建筑(图书馆、剧院等),再才是商业住宅(由低到高),形成有城市特色的立体临江面,从江中或对岸能观赏到的江景才有层次。等湘江西岸凯林大厦竣工或再往北的大厦竣工后,从窗口看到两河口一带湘江世纪城临江江景估计会让看客会有不自然的压抑感,密集恐惧症和强迫症的估计更甚,那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从橘子洲看万达华远那么有心情了
杭州的钱江新城和广州小蛮腰临江线,他们的地价比长沙的要贵多倍,但他们的规划与实施更彻底,就是城市空间和效益他们都要。
再看一个我们的近邻-南昌的临江一线,虽然道路紧挨江,但道路再往陆地的纵深处理上他们是有缓冲的,临江道路往陆地横向纵深至少100多米内是没有高层建筑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