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6-7-11 15:13 编辑
1-5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工业经济实现了企稳回升、结构改善、效益提升,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向好。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低速增长。一季度,规上工业月均产值908亿元,4月份提高到997.33亿元,5月份进一步提升到1013.85亿元。尽管生产规模稳步提升,但受部分重点企业影响,1-5月工业生产仍为个位数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
(二)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发挥支撑作用。1-5月,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增速达到两位数,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21.9%、13.4%、13.2%,增速同比分别加快12.8、7.5、5.3个百分点。上汽通用、东风本田、联想摩托罗拉、邮科院、人福医药产值分别增长130.9%、54.5%、37.7%、19.8%、15.4%。
(三)运行质量有所提高。1-4月,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5.6、2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30.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76%,比去年同期提高1.88个百分点。利润增加主要集中电子信息、汽车和烟草行业,合计净增利润68.5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1.7个百分点。
(四)工业用电降幅收窄。5月份,全市工业用电19.7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6%,降幅较4月份收窄6.8个百分点。各行业用电呈现“六升五降”态势,其中,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2个行业用电同比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27.8%和25.1%,拉动当月工业用电增长0.9和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市场环境持续偏紧。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增速同比、环比分别回落1.8、0.9个百分点。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1-5月增长3.9%,增速同比回落8.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同比放缓0.3个百分点。从我市看,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放缓4.2个百分点,也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6、4.5个百分点,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的困难和挑战增多。
(一)重点区域增速放缓。5月,“3+5+3”区域中,7个区(开发区)产值增速较上月回落:化工区回落26.1个百分点、青山区回落20个百分点、汉阳区回落13.2个百分点;5个新城区中,除东西湖区产值(19.3%)保持两位数增长外,其余均回落到个位数,黄陂区由上月增长11.3%回落到7.9%,江夏区由13.9%回落到6.1%、新洲区由13.8%回落到5.8%,蔡甸区由增长3.1%回落到下降0.2%。
(二)部分产业产值下滑程度加深。11个重点产业中,4个产业产值仍呈下降局面,而且受市场以及检修因素等影响,石化、日用轻工、钢铁降幅分别比1-4月扩大9.4、2.7、0.7个百分点。上述3个产业影响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4个百分点。
(三)湖北中烟生产下滑造成较大波动。尽管湖北中烟生产降幅由一季度的下降40.3%收窄到1-5月的25.9%,但由于其增加值率较高,湖北中烟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1/7,其生产下降大幅拉低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若剔除湖北中烟,面上企业增加值增速为9.4%;若湖北中烟生产持平,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
(四)工业投资增长乏力。1-5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850.56亿元,同比下降0.1%。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9%,比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3+5+3”区域中,工业投资同比呈“4升7降”态势,其中降幅前三位的区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分别是:汉阳区下降60.1%、青山区下降57.4%、武汉化工区下降52.5%。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发挥工业主战场的支撑拉动作用。5月17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新城区工业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专题研究工业运行、投资、项目建设,专门督办上半年及全年工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市领导的调研拉练活动,提升了全市工业战线的信心,为工业稳增长、保目标夯实了基础。下一步,继续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10%的开发区、低于15%的新城区开展督查督办。强化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的支撑引擎作用,继续发挥新城区的增长生力军作用,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二)围绕重点企业加强协调服务。针对湖北中烟增加值率高、占比大的特点,继续加强对接协调服务,净化卷烟市场环境,督促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加快生产进度,尽快弥补前期掉产。抓好薄弱点,加强对武钢、神龙、富士康、格力、美的等负增长企业的协调服务,最大程度减轻消除下拉因素。尽快出台全市精准服务企业工程工作方案,市领导同志带队,精准对接服务80家企业,各区比'照市级层面开展服务,增强发展信心,提高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快重大项目投产达产力度。受钢铁行业去产能、家电行业去库存、石化行业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我市工业靠存量拉动生产增速力度有限。对此,必须强化新项目拉动工业增长的关键性作用,要加快推动东风雷诺、华星光电、格特拉克等一批已投产项目尽快实现达产量产,同时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今年计划投产的25个重大项目年内尽快投产,特别是突出抓好5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投产,为工业发展增添后劲。
(四)加强工业统计协调工作。主动适应国家统计办法的调整,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领导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指示要求。一方面杜绝弄虚作假,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强对新投产企业的协调服务,积极研究措施引导具备一定规模但尚未进规入户的企业尽快进规,确保工业数据应统尽统,准确客观反应经济发展成果。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