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076|回复: 19

太湖明珠愈发璀璨——驳某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6 1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一篇论无锡转型失败的帖子,很热门,短时间阅读量数千。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引用大量数据障目,最终得出一个荒诞的结论。

文中,作者引用了各年GDP数据和增长率,说到“无锡便从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退化为江苏省经济增速最慢的城市。”以此来论证无锡经济失速。

作者说的就是产业转型的问题,把原有的粗放产业淡化,引入新的朝阳产业。那就应该知道所谓的腾笼换鸟,这种产业转型是有阵痛期的,无锡是省内率先转型的,也是速度最快的,在无锡产业结构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无锡的GDP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增长,虽然增速放缓了,但也足见无锡的城市活力和造血功能。而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增速放缓的也不仅只有无锡吧。

文中,作者引用大量数据,说明无锡走的是苏南模式道路,是工业城市,是民营经济的代表城市。

这些都没错,到这里说明作者心里很明白,而下面就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苏南模式是什么,是工业立市,是招商引资,但传统的苏南模式是粗放的,是大工业时代追求GDP为特征的代表,无锡已经过了苏南模式最开始的红利阶段,尤其是在08年蓝藻爆发后,无锡主动步入第二阶段的苏南模式谋求转型,而苏北和安徽刚进入第一阶段的苏南模式,这两个阶段增速是截然不同的。

文中,作者引用数据说无锡第二产业丧失增长,占GDP比重下降。

作者想以此来佐证转型失败,但这恰恰是转型成功的先兆。因为作者闭口未谈的第三产业,在整个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纵观全球发达国家重点城市的产业结构就明白了,比如巴黎纽约新加坡,无锡虽然不能与这些城市作比,但提高三产比重是产业转型的重要一环,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文中,作者引用数年的人口数据,大谈无锡人口增长放缓。

之前东南沿海作为世界工厂是为何,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廉价,是人口红利时期,内陆地区人口向拥有产业岗位的城市转移,外出打工的人们涌入造就了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东南沿海的工资水平和内陆逐渐拉平,世界工厂内迁或者进入东南亚,例如富士康进郑州,那人口的流向就会发生变化。

虽然都是苏南模式,但城市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无锡和苏州的差异是,无锡比苏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少的多,那么,所产生的就业岗位也就少很多。人口是跟着合适的岗位数量增长的。

作者也谈到无锡大规模以污染为名关停工厂,这是事实,无锡市区基本没有大规模钢铁造纸化工等企业,太湖沿岸存在污染的企业已经全部迁走,建立了生态宜居的太湖新城。而无锡重点打造的新产业,到了作者嘴里就变成了没有什么卵用。这种不负责任的吐槽是何等的失态啊?

无锡布局物联网,智慧城市,新能源,工业设计,微电子,软件服务,文化影视,高端商业等,这些产业有什么共同点?基本都是少污染的企业。

无锡房价不高,宜居城市,政府还在努力平抑房价。可以说,无锡政府基本不属于依赖土地财政的政府,缺乏了钢铁化工等GDP数据大刷器的无锡,政府财政收入依然在省内排第三,仅此于南京苏州,都是新产业贡献的,那么这些新产业有没有用?

文中,作者引用2000年以来无锡存款余额数据和增长率,来说明财富在逃离无锡。

看到这里,对作者的水平产生了很大质疑,财富逃离是只看存款余额的?2000年到现在,货币发行总量和通货膨胀率是什么情况不用多说吧,现在利率这么低,存银行等贬值啊?精明的民间资本当然要进行组合型投资。购入股权或拿地造楼,财富呈现形式多样化,不一而足。无锡商业的活力,当然不是把钱都存在银行能表现的,看看无锡的人均社销数据再和其他城市对比就明白了。

文中,作者最后还总结说是政府的粗暴干预的结果。

产业的初步规划聚集,是需要地方政府的极力扶持,政府划园区给政策,都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无锡不是上海北京,无锡要吸引产业吸引人才都是需要政府的努力的,简单的怪罪政府粗暴干预要么不懂装懂,要么别有用心。

不管怎么说,无锡最近几年确实是降速了。但抛开大环境和人治的因素,贴一些数据就盖棺定论说转型失败是太单纯了一些。或者说作者心怀鬼胎妄想通过该文来打击无锡产业信心,用心险恶。

自从李书记到了无锡,可以看出无锡不但转型没失败,而且还非常成功,因为无锡的产业结构将继续调整优化,工商名城招牌将愈发光彩,等经济全面回暖后,无锡阵痛期所做的准备将给无锡带来回馈,无锡的潜力和冲劲不可限量,到时候,社会各方会将会把无锡作为一个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来学习,拭目以待。

最后,愿望各位爱无锡的人提振信心,为无锡加油,扮演好经济市场中的角色,踏踏实实的赚足钱。欢迎转载,无需授权,同意的请让更多朋友知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3: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去说吧!{: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4:2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无锡的GDP考的是低产值高能耗的小作坊刷出来的,在政府强行关闭了1000多亿产值的小工厂后无锡GDP并没有出现负增长已经是难能可贵,今年一季度无锡GDP增速喜人,但是现在的经济结构比过去要强的太多,这也表明了无锡的后劲依然十足。本文作者一派胡言,说转型等于完蛋,按他这种说法,美国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是不是就要亡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4: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 加油 大家都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4: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心使人进步,多听听批评没什么坏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年《抢救,沉沦的深圳!》,《三哭常州》等文章,都掀起了当地的反思,知耻而后勇,这才是应该有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作者写过不少自以为头头是道的文章,不知得到多少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5: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wxnj 发表于 2016-6-6 14:58
虚心使人进步,多听听批评没什么坏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年《抢救,沉沦的深圳!》,《三哭常州》等文章 ...

无锡人只有反思的更多,但无锡精神是实干,不轻言放弃。
转型是大方向,说转型失败言之过早。
市场信心很重要,如果听之任之,在打击信心后,地方经济会如股市一般从5k到2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5: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书记上台后重新调整了无锡的战略思路,找准了定位, “无锡经济发展的历程、禀赋、定位,决定了无锡必须走产业强市的发展道路,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无锡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今年将是无锡触底回升的关键之年!走对路子不容易,坚定不移地把路子走好更是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6: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存款余额低是因为房地产不火热,如果像苏州南京这样热,自然也上去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ZF税收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要这两个数据还在较快地增长,特别是后者,就说明无锡经济是健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6: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溪区步子要大点,要敢为人先,再搞商业综合体没出路了,时代已经不同了,买货卖货不再是好的销售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6: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卤煮说了这么多 没有数据支撑很苍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8: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无锡雄起继续努力敢为天下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9: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无锡再起崛起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2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确实少数据支持啊,但问题是,转型这种事,不做就等死,做了未必成功,那做不做?必须做,坚定不移的做,但磕磕绊绊总有

财富倒不说逃离无锡,但增长确实放缓,跟这几年无锡工业正相关,很正常,蹭蹭上涨反而要怀疑数据准确性

还有一点楼主说错了,07年后无锡蓝藻爆发,虽然主动搬离污染企业,但是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是大量入市了,08年4万亿,无锡上了不少过剩产能,诸如钢铁,水泥等,伴随一轮房价上扬高铁建设,这是导致12年无锡工业利润腰斩,至今去化产能的主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7 0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ko12322 发表于 2016-6-6 22:12
楼主确实少数据支持啊,但问题是,转型这种事,不做就等死,做了未必成功,那做不做?必须做,坚定不移的做 ...

但是我所知道的是无锡 很多钢厂都搬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5:16 , Processed in 0.05030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