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首次发布就业景气指数显示 去年大学毕业生 留汉就业人数创新高 超过12万人
昨日,市人社局联合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布了2015年武汉就业景气指数。分析显示,受经济下行影响,武汉就业景气指数呈现逐年下行趋势,2015年武汉就业景气指数为111.85,虽处于“十二五”期间的最低值,但仍处于就业扩张区。2015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08%,是近20年最低。
报告同时显示,我市就业人岗匹配成功率不高,“就业难”“招工难”并存;高质量的机会型创业项目不足,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占比较小;工资收入增幅放缓成为影响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工人薪酬满意度偏低。
求职人数和岗位需求两旺
报告称,我市2015年经济运行指数为105.34,处于稳定区,就业增长指数为110.85,处于扩张区的低区间、接近稳定区。服务业、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高出二产大约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监测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同比增长20.4%。
但是,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压力已经显现,用工量较大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新招员工数量普遍有所减少、在岗职工人员流失率也相对偏大,同时全市失业人员有所增多,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较2014年增长12.2%,特别是去产能行业下岗人员相对偏多。
从市场运行景气指数来看,尽管求职人数和岗位需求数呈现两旺态势,但我市人岗匹配成功率不高,“就业难”“招工难”并存。去年底,有四成以上的调查企业反映“招工难”、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存在岗位空缺,同时求职成功率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去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人数创新高
从重点人群就业景气指数来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保持稳步增长,去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较此前为增长趋势。
据介绍,2015年毕业的大学生留汉就业的人数超过12万人,创历年新高。985和211高校毕业生、硕士、博士留汉比例也有所增加,说明武汉就业形势不错。武汉也正在制订更宽松的落户政策,给予补贴,提高生活待遇,吸引更多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
从大众创业景气指数来看,我市创新创业持续发力,去年新入驻孵化基地企业数达到6408家,较3年前增长50%,完成孵化企业年均增加300个。但创业项目的总体层次偏低,高质量的机会型创业项目不足,特别是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占比较小,比例低于深圳、北京、杭州等地区。
工资收入增幅趋缓
从就业质量景气指数来看,全市就业质量稳中有升,但工资收入增幅放缓成为影响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就业质量指数107.86处于稳定区,受经济增速下行影响,2015年的工资收入增幅比2014年继续收窄,职工薪酬调查综合满意度还不到50%,特别是大学生、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工人薪酬满意度偏低。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