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2-22 1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武汉是全国最朋克的城市?
朋克是什么?We don't give a damn!
真正的朋克永远不像傻逼低头,就像武汉的出租车司机经常拒载我一样
武汉的街头文化在内陆省份是最发达的,没有之一
例如涂鸦,街舞,街球,BMX等在国内都是上数的
因为那些永远愤怒,永远“不服周”的武汉人
武汉满地高校里那些嚣张的荷尔蒙
因为冬天严寒,夏季酷暑,连年淹水却威风不改的这座城市
头一回听这么凶的方言,尤其是从一个妹子嘴里蹦出来
武汉话震慑你都不用骂你
很多人一直不知道朋克是什么?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或是一种信仰?
朋克又被叫做“庞克”,它其实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然而这种朋克音乐不在乎你唱的好或不好,它要表达的是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立场。也就是很多正统人士所认为的“另类”,但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态的朋克风被全世界青年所喜爱。
1998年,武汉第一次被称为“朋克之城”
为什么说武汉是全国最朋克的城市?
“生命之饼”是武汉第一支朋克乐队,也是中国最早的朋克乐队之一。担任主唱的吴维选择了内心咆哮的朋克音乐,当时他的乐队也算是让很多人认识了”武汉摇滚“,一时间”朋克之城“也被人熟知。
为什么说武汉是全国最朋克的城市?
上世纪90年代末,是武汉朋克最热闹的时候。那也是中国摇滚最为”热闹“的时候,崔健、眼镜蛇、七合板、1989、唐朝、黑豹、面孔、高旗,以及汪峰和鲍家街43号乐队,可能就连不喜欢摇滚的人都有可能耳闻过。
为什么说武汉是全国最朋克的城市?
现在,在翻过去看以前的摇滚轨迹,从歌内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深深触及到灵魂,完全对思想的解放,来自内心的咆哮而使听者共鸣。在那个时候,朋克摇滚甚至改变了一些人传统的生活概念。
有人认为是正能量,而有人认为是负能量,这个很正常,就像当时在武汉,只要居民一听到类似朋克摇滚之类的东西,立马报警投诉。而恰好是因为这些正负的冲击,才会让摇滚延续至今更加的有魅力。
以下内容来自知乎网友“匡靖”的分享:
我在武汉狂躁地度过七年,那时,我就是一个纯朋克妞,来北京前,我还染着紫色的头发,穿着T恤,上印有操你妈。所以我来答答,究竟武汉这个城市,是如何将一个清醇小妞朋克化。
谎言
刚来武汉的时候,我刚上大学。不久便是社团迎新,我好奇且含羞地前去围观。哇有好多我特别感兴趣的社团。刚看到吉他社,旁边的学长把我拉住了。“这位妹纸,你造不造,你并不适合学吉他。”我恐慌地打量了他一番,问学长为何。来,你看,你是个饼脸。学长顿了顿,说:"一个乐队,就像战场,也分前线中锋后卫。吉他,就是小前锋,敏捷,帅气,适合聚焦在镁光灯下,吸引所有爱慕者的眼光。"学长又言:“而架子鼓,就是后卫,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这个后卫,通常的位置顺序,排在乐队的最后面,稳重又压场,生的一副好皮相,反而容易让观众分心。”学长拉起我的手臂,语重心长道:“唔,你骨骼精奇,还有肱二头肌。”“来,那边有个架子鼓社团,我带你过去。”于是这样,我就糊里糊涂地进了架子鼓社团,与一帮学长厮混在一起。
药
这帮学长大部分都是武汉人,流淌着一日不吃热干面苕面窝就会死的血液。自打和他们认识,在每天动次打次的乱鼓声中,他们将武汉文化和朋克精神结合地天衣无缝。比如我问学长,我们为什么要玩鼓呢。学长说,为鸟能和姑娘打炮。我问,画画能不能和姑娘睡觉呢。学长说,太慢。我问,那为什么不学吉他呢。学长狠狠挥下鼓槌说,操,你觉得我有一丁点像雷蒙斯么。我嗫嚅着说,拜伦好像讲过,要讨女人欢心,写文章也可以......学长放下鼓槌,捧起我的大饼脸庞,凝重且认真地说:"其实,只有音乐,才是我们的解药。"
暴力
当我从手脚协调,到熟练能打出《光辉岁月》的鼓谱时,学长说,我们不能仅仅自主研习,还要学习别人。我就被带着,走进武汉的现场Live House ——VOX 。第一次进,我就被里面的光景唬住了。武汉本土朋克乐队SMZB在台上嘶吼着《大武汉》,一溜鸡冠头和皮夹克在前排高举朋克手势,许多人整齐划一地高喊着:吴维!吴维!“学长,朋克精神和老子居然是无师自通的啊。”我转过脸,问一脸沉溺和崇拜的学长。学长没有理我,他专注着舞台前排轰烈且惨痛的POGO,脱下他的外套甩给我,然后缓缓向人潮中挤去......学长爬上了舞台。这幅场景,像极了武汉作家池莉描摹的热干面:一口大锅里装了大半锅沸沸的黄水,水面浮动一层更黄的泡沫,一柄长把竹蔑塞了一窝油面,伸进沸水里摆了摆,提起来稍稍沥了水,然后扣进一只碗里,淋上酱油、麻油、芝麻酱、味精、胡椒粉,撒一撮葱花。一片人海手里拿了大半瓶热腾的啤酒,啤酒浮动着黄黄的泡沫,学长像一大团油面,跳进人海里晃了晃,弹起来稍稍沥了些啤酒,然后不知被谁的手们,丢进一个空隙里,被扣上数支酒瓶,淋上啤酒、拳头、踹脚、弹夹、铆钉首饰......
性
后来,我和学长就经常来VOX看演出了,顺带喝酒。因为学长说,没有酒精,算什么朋克。学长最爱点名为破处的酒。5元一杯,一点二锅头打底,兑上大半杯雪碧,再加点红色糖精。我通常喝一杯就晕,然后看学长左顾右盼。有一次我俩看完本土朋克乐队AV大久保的演出,我们照旧点上破处。我晕乎乎地问学长:“学长,到底,为什么会选择朋克呢。”学长面前已摆放了5个空杯,他长吁一口气,说:“你知道,这个问题,如果你问我朋克和摇滚的区别在哪,我没法和你说的很透彻,就像我是武汉人,我答不出武汉人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我脾气火爆,性子直嘴又贱,性格粗野,充满了荷尔蒙的原始冲动,我看似平庸,内心又时常混沌,好像讲起未来,就是荒唐。实际上我不确定未来在哪,目前也不需要知道,我只想和你分享一件事,那就是当你二十岁的时候,不狂野一把,就是没有志气。我有反叛心理,对眼下的生活也不是太满意,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亨利·米勒不也说过,实在想不清楚,就找个姑娘**。”这一长串絮絮叨叨,加上提到亨利·米勒,喝了破处后,学长简直就是玉树临风。我迷离起双眼,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我想他应该懂。学长的手机屏幕亮起,他看了一眼,将破处一饮而尽,说:“我先走了,刚在前面勾搭了个大长腿,她催我了。”......后来,我就懂了,只要你拥有“谎言、药、暴力、性”等标签,就能成为一个朋克女,当一名朋克女,原来这么酷炫。于是待学长毕业,我染着紫色头发,打上鼻钉,穿着T恤,上印有若干词汇不雅地,像接班式地完成了学长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夙愿。同时,还设计了一款裸体妹纸张开大腿,隐私部位用草莓马上的T恤,走进武汉草莓音乐节,将朋克进行到底。因为学长教会了我,朋克在武汉,也是——不死的英雄梦想。
武汉人和这座城市的不满
这座城市以前也算是和大上海齐名的大武汉,辛亥革命第一枪差点让它成为了首都也短暂做了几天首都,被称为东方芝加哥也算是国内勉强的一线城市,但在国内的各项排行都不靠前就别说芝加哥了,这座城市和武汉人民是不满的,然而有了这些不满便是朋克滋生的温床。
有人说英国二战后从废墟中走出来的朋克文化,代表着人民对城市的不满意,但如今武汉的朋克文化,在其它城市眼里,单纯的只是”坏坏“的感觉。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武汉人虽不见起面,但也入其心。急躁的城市、火爆的脾气等等这些都深入人心。但却不知道正因为如此这些成为了很多人待了几年舍不得离开的理由。
武汉朋克之城,
代表的是武汉人的一种人文精神,
它不做作,洒脱、真实、
它敢于发泄和呐喊,
告诉这个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