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9 02:11:25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uusuke 于 2012-1-29 13:03 编辑
2012年01月28日11:14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前海区域蓝图初现
空港海港比翼齐飞
“龙头”领航深圳经济跃升
龙头舞动,展现的是一种跃然向上的精气神。在经济生活中,承担龙头之责的,常常因为牵一发动全局而备受关注。龙年伊始,深圳的“龙头”都在蓄势待发,在这个龙年,它们要舞出的是深圳经济的精彩跃升。
龙头行业:新兴产业提升深圳质量
在深圳经济新一轮大发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赋与重任,在某种程度止,新兴产业是引领深圳转型升级的“龙头行业”。自2009年以来,新兴产业也不负重望,现在,生物、新能源等已经成为深圳经济新的增长极,去年,互联网产业增速高达38%,成为经济图谱中的一抹亮色。
龙年新春,蓄势待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好消息频传,最大的喜讯当然是百度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强力入驻。好像是有某种默契一样,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三大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不约而同地都在深圳湾片区设置基地,深圳,成为这些互联网巨头共同的选择,在这些业界翘楚的强力推动下,深圳互联网产业如虎添翼。分析人士指,深圳作为珠三角IT产业核心区域,已经具备必需的硬件和软件优势,在拥有百度、阿里巴巴等一批国内著名企业后,与渤海湾、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深圳湾畔,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基地正在兴建。百度公司有关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百度国际总部大厦在1月份已经动工兴建,虽然过年这几天工地停工休息,但相关工作一直都在稳步推进,建成后随着大量互联网人才的涌进,将显著提升深圳在互联网界的产业地位。
阿里巴巴设在“春茧”附近的国际运营总部项目也在积极建设中。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国际运营总部会对接香港,推动阿里巴巴集团各业务板块在港澳台及东南亚的业务发展,并辐射全球。据悉,商业云计算研发中心项目主要承担在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及商业应用的开发业务,为中小企业商务活动提供充分的软件支持和商业信息支持。
在新能源行业中,深圳不乏骄骄者。清洁能源的领军企业中国广东核电公司在春节期间发电量每天达1亿度,这还是在一台机组大修,仅有两台机组满功率运行,3台机组80%的功率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的,如果6台机组全部满功率运行,发电数量则会更高。对于当下脆弱的生态而言,1亿度核电的环保效益是多少呢?昨天采访时,该公司公关部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亿度核电相当于每天减少燃烧标煤3.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7万吨,等于种植了660公顷森林。(下转A2版)
龙头地区:且看前海“落地开花”
对于深圳未来的发展而言,前海这个区域无疑是龙头。
大年初五的前海湾畔,有点寂静,在前海未来的中央活动区,最后一块3平方公里的海域已经于年前完成了堆载预压的铺设,静静地等待着时间沉积,完成最后地块的软基处理,此时,前海的整个陆域已经全面形成。不远处,建设中的人才公寓也已在年前封顶。走过了开发建设最基础、最艰苦的两年,2012年,将是前海真正揭开神秘面纱的一年,也是前海在第一阶段建设的腾飞之年。新一年,前海将向世界展示深圳国际化、现代化先进城市区域中心的轮廓和蓝图。
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经营发展处兼秘书处处长王锦侠对前海的情况了然于胸,他说:“落地,成为2012年前海的关键词。”一方面,规划落地、政策落地,前海的特殊政策上半年将有望获得国务院批复,该政策将比经济特区政策更加特殊和优惠;另一方面,重大项目的谋划也将在2012年落地,构建大型金融机构和央企、国际金融机构总部、交易所集群、全球私募股权基金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国家信息服务产业的重镇和国际信息服务产业的前沿基地,国际思想文化交流服务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和法律服务中心等等,无一不令人期待。
“过去到前海,我们是通过工地、海湾来看未来、看希望;今年到前海,将通过规划政策项目的落地来看未来、看希望。”王锦侠向记者描绘未来画卷:在鲤鱼门入口处,正在建设中的前海展示厅,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建成开放;2012年,前海的产业布局将基本完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以生活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安排体系,初步见功能,见形象,见效益;国际金融企业财团云集,顶尖人才纷至沓来;2012年下半年,还将启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四个功能单元的建设。
龙头工程:T3航站楼建设者过年不放假
昨天是大年初五,年味还未消退,宝安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的工地上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焊接工人们身穿绿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忙着各自的活计。去年7月,T3航站楼已经完成钢结构封顶,室内装饰施工单位已陆续进场。据工作人员介绍,室内装修、机电、弱电等专业施工不受气候影响,但幕墙工程须赶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屋面闭水任务,为了在二月底前完成工程,幕墙施工单位在春节期间一天假也没放,工人、管理人员奋战一线抢工期。
在现场记者看到,T3航站楼濒临海湾,从高空远望,航站楼窄翅宽尾、身体修长,如鱼跃海中,既有机场的宏大气势,又有滨海城市的特色。机场方面透露,现有的深圳机场A、B和国际三座候机楼,总面积才17万平方米,一个T3航站楼则是现在所有机场候机楼总建筑面积的两倍多。T3航站楼建成后,将使深圳机场与本区域的香港机场、广州机场、澳门机场、珠海机场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珠三角机场群。
空港和海港是支撑深圳发展的重要两翼,空港因为T3航站楼而变得更加美好,海港也不逊色。龙年春节,深圳港各大码头舟楫往来频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型集装箱轮船陆续进港。市引航站站长李开封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年初一到初五这5天里,总共有400多艘船舶进港停泊装卸作业。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257.07万标准,今年,盐田、蛇口等集装箱码头积极备战,赢得了一个开门红。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杨婧如 记者 王晓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