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5年 长沙将突出抓好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日期:2011-10-12未来5年,长沙将突出抓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
昨日,市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鲁青接受了专访。
关键词1 重点工程
为宜居幸福城市奠定基础
记者:落实长沙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居幸福城市”,长沙未来5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陈鲁青:宜居与幸福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内涵,未来5年,长沙的城市建设将切实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城市发展平台,为宜居幸福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大力推进沿江建设,继续延伸完善两岸路网,加速过江通道和湘江综合枢纽、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一江两岸”互动共进、跨江发展的格局。二是大力提升交通功能,着力推进沪昆高铁、石长铁路复线、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由1、2、3、4号线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畅通城市主干道和微循环,加快城市对外的快速路建设。三是大力推进片区建设,加速梅溪湖、洋湖垸、滨江新城、南湖新城、黎托新城等重点片区的开发,推动一批城市综合体,结合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着力塑造城市景观,打造绿色项目,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2 两型社会
继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记者:党代会提出,要坚持用两型理念和两型标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城乡建设如何贯彻两型社会建设要求?
陈鲁青:长沙已经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研究,涉及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热环境、噪音防控等内容,这套标准体系将被推广运用到城乡建设各个领域。
长沙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绿色地铁、绿色施工、绿色村镇试点示范,以大河西先导区项目片区为重点,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计划到2012年末完成3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太阳能光热应用、3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地源(土壤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等)热泵应用。
关键词3 城乡一体
集中力量建设10个示范镇
记者:城乡建设如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陈鲁青:长沙城乡建设将紧紧围绕党代会的部署,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实施公路通达、电网改造、安全用水、环境整治“四大工程”,加快县城和乡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功能和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支持梨镇、金井镇等10个城乡一体化示范镇的建设;对丁字、铜官、靖港、乔口等沿江四镇加大扶持;重点支持灰汤、花明楼等特色乡镇的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镇。
关键词4 地下空间
地铁站点及沿线进行立体开发
记者:以前城市建设主要是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随着地铁、过江隧道的建设,长沙城建项目的规模、难度、设计、施工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未来的建设中还有哪些新变化值得我们期待?
陈鲁青:是的,由单一的道路桥梁建设向更高层次、向地下空间拓展,这种变化是将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出长沙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地下空间以其巨大的潜力为解决城市发展的空间制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未来几年长沙将实施一批地下空间利用项目,以地铁建设为契机,对五一广场、杜花路、武广长沙南站等地铁站点综合配套物业及沿线周边地块地下空间进行立体开发。
未来五年长沙的城市建设会有更多新的变化,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品质在提升,内涵也在变化。比如武广长沙南站、汽车南站、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采用了世界领先的“零换乘”设计理念,将实现高铁、地铁、城际铁路、公交、长途客运等各种交通工具的零换乘,这种建设理念的变化将引领城市走向新的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