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6 23: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目前的一个问题是产业区外无产业,商业区外少商业,而产业区和商业区则又处于较为长期的工地状态。这两年常提的所谓“中心城内禁止新建XXX,产业聚集区除外”的政策是有问题的,产业区边界过于明确,对周边的辐射会被限制住。而住宅用地(R2)容积率不超二点几的限制则又使居住区无限铺展,在各处功能区之间制造大量的通过性空间,拖长通勤时间。北京的街道环境和人行体验还有巨大的提升可能,尤其是在建成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集中公共空间的时候,反而可以刺激小规模的点状公共空间的发展。
中国当代城市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临街立面,当项目地块很大时,建筑往往位于地块中央,被包裹在看似美观但不易使用的绿地里,陆家嘴作为最初的商务中心区尝试,是这种模式的典型。深圳福田选择了尺度巨大的集中式公共空间,但是使用起来其实并不真的方便。从楼座的安排上来看,北京CBD的确是高密度的,尤其是未来的核心区。紧凑而有效的城市空间比严限容积率的板楼街区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体验,这个道理中国规划者才刚刚开始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