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555|回复: 30

[江城资讯] 2016年1月23日&1月24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 1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河机场T3航站楼转入“封顶节奏” 今年底建成投用2016-01-23 11:35
来源: 武汉晨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日前,武汉晚报记者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获悉,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已全面进入封顶阶段。整个T3航站楼屋顶共分为12块,将按照顺序,在地面拼装完成后,依次吊装至指定位置。昨天,首块屋顶正式就位。

    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包括航站楼主楼、连廊以及两对指廊,目前连廊和指廊已接近完工,剩余的主楼正在进行钢结构屋顶的吊装。整个主楼的屋顶面积达10万平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将会由10余万根不同编号的钢管所组成。为了便于安装,屋顶将被分为12块,在地面完成拼装后,依次进行吊装。昨天完成吊装的部分,就是其中之一,面积达5千余平米。今后,将依次对剩余的部分实施吊装。

    另外,武汉晚报记者还从湖北机场集团获悉,今年6月底,天河机场二跑道将提前投用,而T3航站楼则将在今年底建成投用。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数据库卖了26万 全国最贵大数据买卖在汉成交
2016-01-23 07:02 来源: 长江日报


  一个数据库,内含数十万户企业信息,卖出了26万元的价格。昨日,华中大数据交易所做成一单国内最贵的单笔单次数据交易。

  据了解,这个数据库由华中大数据交易所整理,被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买下。航天信息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库里有全国几十万家企业的司法、市场、社会等方面信息,原本这些信息分散在工商、税务、财务、金融、司法、环保、海关、社保等各个部门,搜集起来比较麻烦,购买了数据包库,航天信息就获得了一个共享的权限,需要哪个企业的信息就直接检索,方便省事。“我们花26万元购买了几十万个企业信息的搜索权限,如需扩大范围,会继续追加投入”。

  航天信息是一家上市公司,国内电子发票龙头企业,业务覆盖4亿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也将增加到1000万家。“我们拥有很多企业的经营数据,但是企业信息其他方面涉及不多”,华中大数据交易所搜集到的数据正好与航天信息互补。华中大数据交易所副总裁尤鋆表示,他们提供的信息已经过人工、电脑系统的多重筛选,剔掉了隐私部分。

  双方数据整合后,可以深度刻画企业,提供一系列征信信息: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企业选择商务伙伴,相关部门制定企业政策时,都可以用来参考。

  据了解,此前全国最贵单笔大数据交易为2015年12月21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深圳一家物流贸易企业签署的一年1000万元的数据采购框架协议,单次交易未高于26万元。(记者杨菁 通讯员王义娟 黄佳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计划率先实现西咸两地互联互通 加快西安至武汉等高铁建设
  
      
记者昨天从全省交通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全省计划完成交通投资约350亿元,建成两个项目新增高速公路144公里。积极推进公交一卡通建设,我省将率先实现西咸两地互联互通。而在未来五年,还将加快西安至武汉等高铁建设,新建西安、富平等13个直升机和固定翼机场。
今年将新增高速公路144公里
“今年建成黄陵至延安(北段)、韦庄至罗敷两个项目,新增144公里高速公路。”记者昨天从全省交通工作会获悉,预计到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5237公里。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安排,今年高速公路建设将全面加快坪坎至汉中、吴起至定边、山阳至柞水、汉中至陕川界剩余段、宝鸡过境凉泉至苟家岭6个项目,争取新开工建设宝鸡至坪坎、绥德至延川、平利至镇坪、蒲城至黄龙、陇县火烧寨至陕甘界等5个项目,建设规模力争超过700公里。全省干线公路计划安排建设项目60个以上,建设规模超过3000公里。年内建成沿黄公路榆林、延安、韩城和渭南段、312国道领口至十里铺等20个项目700公里。
西咸两地公交卡将互联互通
全面加强养护运营管理,今年我省将加快推进绕城高速通行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西安绕城高速雁塔路、丈八四路、金花南路、田王四处互通立交,扩建西高新收费站。新建ETC车道200条以上,增加三秦通卡用户80万户以上,力争刷卡缴费金额占通行费收入比例的15%。
加快转型升级,今年我省将全力推进道路运输发展。继续支持西安“公交都市”创建,争取将其他城市纳入第三批创建城市,启动我省“公交优先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公交一卡通建设,率先使西安、咸阳两市实现互联互通。探索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融合发展。
建设西安至武汉高铁新建黄陵等机场
省交通厅厅长冯西宁介绍,“十三五”期间陕西交通运输将着力实施“585”战略:即五年投入资金约5000亿元,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努力实现“五通目标”:力争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确保实现重点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班车,村村通邮。
据了解,未来五年,陕西将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西安火车站等9个重大综合客运枢纽及西安港、西咸空港等15个重大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还将加快西安至银川、西安至武汉、西安至成都、西安经延安至包头、西安经安康至重庆等高铁建设,力争解决剩余6个市通快速铁路问题,努力实现西安与周边8个省会城市高铁连通。推进西安北至铜川、西咸机场至法门寺、西安至法门寺、阎良至西咸机场、西安至韩城等城际铁路项目实施;加快建设横山、黄陵等4个通用机场,新建西安、富平等13个直升机和固定翼机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将还原鱼骨状历史街巷 曾因旧改被淹没
2016年01月23日08:51   中国新闻网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汉正街片区方位图汉正街片区方位图
  (原标题:汉正街将还原鱼骨状历史街巷 曾因旧改被“淹没”)

  本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董菲 严晗)昨日从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获悉,武汉1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规划及实施性规划已编制完成,针对武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将有硬杠杠。

  在2013年武汉市政府公布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青山“红房子”片、珞珈山片、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显正街片共1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基础上,此次保护规划通过深度挖掘、增补,逐一细化了历史街区、历史遗迹“紫线”划定等保护要求。

  汉正街片:

  保留并重塑24条历史街巷

  还原“鱼骨状”肌理


  汉正街有5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沿汉江东西向延伸的汉口正街即现在的汉正街主街最先成形,随后,垂直于汉江的纵向街巷产生,汉正街“鱼骨状”空间肌理由此形成。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城市旧改、危改活动,鱼骨状肌理被淹没。

  此次规划将先期保留并重塑24条历史街巷,打通南北向垂江通道,包括500年的汉正街,300多年的药帮大巷、药帮一巷,200多年的长堤街、新安街、保寿巷,100多年的淮盐巷等,尤以清代街巷为多。

  汉正街片是友谊路、晴川桥、沿河大道、武胜路、中山大道合围区域,将重点保护药帮巷、淮盐巷等多片历史遗迹集聚区。未来汉正街东段将围绕药帮巷青石板路、保寿桥,以再现山陕会馆、新安书院等商会建筑群风貌进行打造,内部引入高端商务休闲服务功能;汉正街中段,利用现有市场建筑打造汉正市集,服务于市民群众生活交往,恢复市井文化氛围;汉正街西段,重点修缮淮盐总局遗址、淮盐巷七座过街楼和大、小泉隆巷建筑群,内部引入非物质文化展示体验、老字号商品销售等,形成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中心。目前,以保寿桥遗址为代表的若干地块已启动改造。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恢复江汉关钟声保护街巷空间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于去年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南起三民路,北至黄兴路,西至泰宁街,东到沿江大道,围绕江汉路、中山大道两条重要骨架街道,拟打造为“商业繁华、人文荟萃、绿意盎然、宜游宜居”的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底结合地铁6号线建设的中山大道主轴线修复工程将完工。

  这一片区现存的历史遗迹占该片区整体面积的60%以上,其中包括文保单位26处、优秀历史建筑40处、不可移动文物23处、历史保护建筑38处。此外,还增补了37处具价值但未纳入名录的传统风貌建筑。

  以前对中山大道片区的保护着重于主街和建筑体本身,此次提出对主轴后面的街巷、巷道空间进行保护。比如文书巷、汉润里、汉安村、积庆里等传统里分的巷道空间。“这种内部巷道繁多的呈‘蛛网’状的历史肌理特征应予以保留,避免城市整体拆迁开发后对它的破坏。”街区内的里分门楼、古树古木都将被保护,体现“城市记忆”特征的江汉关钟声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和环境要素,也将恢复每天鸣钟的传统。

  昙华林片:

  塑造山地特征武汉文艺第一街


  昙华林片是具有1800年历史的武昌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包括瑞典教区、三义村、戈甲营、花园山等历史遗存集中、历史肌理保存完好的昙华林核心片区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对基督教崇真堂、瑞典教区旧址、花园山牧师公寓、仁济医院等51处在册及增补的历史建筑,提出了详实的保护整治措施。

  为进一步挖掘与提升昙华林片历史文化价值特征,抢救性保护历史建筑,引导街区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以瑞典教区为中心的3.7公顷范围的保护性改造工作已启动。规划通过释放部分山体绿化空间,设计具有高差特色的场地空间及多样化特色山地交通方式,同时植入艺术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艺术文化功能,组织策划多条特色文化体验线路,打造最具文艺范街区。

  制图 职文胜

  市国土规划局、长江日报联办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23 11:47
一个数据库卖了26万 全国最贵大数据买卖在汉成交
2016-01-23 07:02 来源: 长江日报

高楼迷的数据也很值钱呀!网主捧着金饭碗还在为资金发愁?
想加大网站点击率最好的途径是开办二手房免费中介吸引风投的关注。经过天使投资、A、B、C三轮融资直至上市。(老夫今天酒喝高了,说点胡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3: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3: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迷差钱?应该是米粉的专栏。
不要搞的像某些栏目,广告多得讨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4: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chihao93 发表于 2016-1-23 13:29
我还是不太希望高楼迷过度商业化的。我发这么多资料可不是为了网主(或其他人)拿去卖钱的。。。

迟早会商业化,否则网站难以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5: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亥首义遗址档案“双申遗”

长江报讯(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阮鹏)在21日举行的政协武汉市委员会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冷佳华委员代表市民革、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作大会发言,提出尽快启动辛亥首义遗址、档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双遗同申”引起与会者关注。

    冷佳华说,与普通世界文化遗产不同,我市辛亥首义不仅留有珍贵的遗迹、遗址,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和要求,辛亥首义能同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目前,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67处遗产项目中,绝大多数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或文化、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很少。

    辛亥首义是全球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构建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拉近海峡两岸人民距离,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推手。”冷佳华说,与孙中山先生一样,在武汉爆发的辛亥首义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武汉拥有独特的遗产资源,并应以此契机,尽快启动辛亥首义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工作,这对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推进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他山之石>>>

    南京申遗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市文化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辛亥首义遗址近年来陆续有人提及,目前辛亥首义重要遗址之一武昌阅马场“红楼”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推动申遗的有利条件。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史记录及古籍善本。去年10月,我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冷佳华介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武汉,与全国其他11个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副省级城市相比,我市申遗工作滞后。据统计,在这11个城市中有6座城拥有世界遗产,其中沈阳、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5座城市拥有2处,宁波拥有1处,而我市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去年才开始。

    根据相关规定,一个国家每两年可以提出2项世界记忆名录项目申请,这一轮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申请截止期是2016年3月31日。
    (记者蒋太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5: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人口红利”空间很大

来源:长江日报   2016-01-23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力的支撑。

    九派新闻根据武汉市统计年鉴数据发现,近5年来武汉常住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至2011年间常住人口增幅最大,达到23.5万人,2011-2013年年均增幅为10万人,2013-2014年增幅为11万人。

    九派新闻以“武汉人口”为关键词的百度趋势显示,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一共有两个较大的波峰,一次出现在2014年7月份、一次出现在2014年11月份。这两次搜索热潮的出现都与武汉人口数量的预测有关。两次搜索热潮分别是,2014年7月,《武汉市人口发展综合设计》形成文本,据其调查和分析,武汉到2049年,GDP总量或破9万亿,总人口达2200万~2500万人。另外一次是,湖北省统计局数据称2013年末武汉市城区人口为1022万,按照国务院2014年11月20日公布城市规模新划分标准,武汉已经属于“超大城市”行列。

    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武汉当时劳动年龄人口高达660多万,占户籍总人口比例78%,其中,21—40岁的青壮年人口350多万。这表明,武汉“人口红利”依然存在,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九派新闻分析,舆论认为武汉“人口红利”空间很大。2014年6月《投资时报》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武汉被评为“中国容量潜力巨大的城市”之一。武汉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武汉对外来产业和人口吸引力仍将维持,人口流入态势不会改变,到2020年“十三五”末,武汉人口预计可达到1200万-1300万人。武汉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志勇认为武汉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大城市,其环境承载能力、城市活力必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才聚集,其“人口红利”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挖掘。               

(整理/记者段久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5: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省医药产业收入突破千亿

长江日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胡盛亚)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获悉,2015年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迈入千亿俱乐部。

    据介绍,国内国际经济整体下行,我省医药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工业增速。1—11月,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949.9亿元,同比增长10.7%,比全省工业平均值高出6个百分点,利润增速高出5.1个百分点。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过去我省不能生产的药品,如今也能生产了。如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头孢类药,不仅能生产,且每年单品种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填补我省药品生产空白。远大医药、人福普克等一批企业的药品制剂,不仅占领东南亚市场,而且出口欧美市场。我省还出现了一批医药新品种和新技术,如湖北科伦生产的小针聚丙烯安瓿瓶,禾源生物的植物源人血清白蛋白等。

    预计到2020年,我省医药产业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较“十二五”翻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路过上来看看今天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3: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州打造国际航空都市区


    昨日,鄂州市政府透露,“十三五”期间,该市将以建设国际航空都市区为主战场,加快推进航空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
    鄂州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建设国际城市”战略构想。目前重大项目引进已取得重要成果,国际航空物流枢纽项目落户鄂州。今年,鄂州将全力推进航空都市区建设,高标准编制完成航空都市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设立200亿元航空产业发展基金,开展临空产业的引进和导入。推进临空金融商务区建设,打造长江中游“金融港”和“基金小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3: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零售巨头进驻中国大陆 首家标准实体店落户武汉

       2016年1月23日,由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Costco授权的佳市得商超街道口店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这标志着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正式落户武汉。

  Costco以其所售商品品质高、价格低著称,旗下共有663家大型超市卖场,分布于全球9个国家,付费会员超过7640万人。而武汉佳市得商超街道口店是目前Costco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授权的标准实体店。早在2015年4月,武汉佳市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便已获得Costco在中国的进口和销售授权,同年8月,Costco授权佳市得中高端进口商超总部落户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并在该区设立了第一家实体体验店。

  据悉,武汉佳市得商超街道口店共占地1500平方米,目前以销售Costco的自有品牌——柯克兰(Kirkland Signature)为主,该品牌也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健康品牌,产品包括服装、保健品、饮品、食品、母婴、日用、生鲜、酒类等,全面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


  据了解,佳市得计划在武汉市内开设5家保税延展店,湖北省内总共开设20家店,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体店总数达到1000家。与此同时,佳市得还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全面展开线上、线下业务,致力于为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提供最便捷的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0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发布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 武汉位于版图前列

1月22日,东湖高新区“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在光谷资本大厦隆重举办。来自省内外互联网企业代表、业内人士等200余人齐聚于此,共同探讨东湖高新区乃至武汉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创业战略机遇、发展方向以及政策建议,旨在加快推进东湖高新区互联网+产业的稳健发展。

  大会上易观智库发布了光谷的“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在全国的互联网+版图上,北、上、广、深、杭处于第一方阵,以武汉、成都、南京、厦门、长沙形成第二方阵,武汉在第二方阵中处于前列,而光谷基本代表了武汉的水平。从几个70%以上可以看出来,武汉知名的互联网+企业70%以上集中在光谷,武汉top50和top10的移动应用产品(APP)70%以上集中在光谷,武汉拿到创投的互联网+项目70%以上集中在光谷,在武汉活跃的投资机构70%以上集中在光谷,在武汉的互联网+人才70%以上在光谷。

  此次报告从光谷的互联网+企业、产品、投融资、人才、活动、孵化器等多个维度较为全面的呈现了光谷的互联网+生态圈。报告显示,光谷集中了200余家互联网+重点企业,分布在互联网+生活服务、文创教育、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系统平台、智能软硬件、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软件服务等领域。

  另外,根据公开资料和定向调查显示,武汉2015年活动创业投资的项目有118个,其中光谷80个,光谷的互联网+项目58个。本地的活跃投资机构近30家,有近50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在武汉有投资行为,武汉互联网+人才的月收入水平在1万元左右,光谷创新创业活动达到月均52场,最高的一个月达到75场,光谷420万方的孵化器,平均入驻率超过80%,阿里、腾讯、36kr、创新工场、创业家、天使汇近20家全国知名创服机构入驻光谷或建立合作关系。光谷“互联网+”生态圈欣欣向荣。

  “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分析,光谷在人才储备、创业成本、交通便捷、科研实力、市场潜力、政策环境、生态宜居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为下一步发展互联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23:35 , Processed in 0.06299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