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2 17: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思考|产业
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人才投入力度比较研究
——基于杭州、广州、武汉动漫产业园区的实证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 张子岩
摘要:
动漫产业是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意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为了发展动漫产业制定了许多扶植政策。文章将紧密结合我国杭州、广州、武汉这三个城市动漫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历程和结构特征,将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广州华创动漫产业园、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软件园的整体现状与人才投入进行比较研究,为武汉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
动漫产业 人才投入 比较研究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1-0068-03
一 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主体,文化为基础,版权为核心盈利模式,涉及到影视、网络、音像与书籍出版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行业的现代文化产业[1]。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规模化、集约化、垄断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存的主要方式,动漫产业园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存率,方便了上下游企业的沟通,起到了节省成本、提高效能与竞争力等作用。2002年到2004年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提出了许多发展国产原创动漫的相关政策建议。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支持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意见明确提出: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消除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产业的各种障碍;鼓励企业自主开发、以及相关税收等优惠政策,使得国产动画片的产量直线上升,如图 1所示,从2003到2009年间,国产动画产量增长极快,从2004年鼓励政策出台开始后的产量是21800分钟,到了2009年产量已经达到142700分钟。许多地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了动漫产业园区。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有数十家动漫产业园。其中较知名的有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青岛动漫产业园以及华创动漫产业园。根据《中国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效益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统计,截止2011年,我国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区88家,其中上报的企业总数达到5.96万家,工业总产值10.49亿元。到了2012年国家增加了16个省级以上的高新区。如今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呈飙升之态。
二 杭州、广州、武汉动漫产业园区现状及特征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是我国首个以科技园区命名的动漫产业园,位于杭州钱塘江南岸,该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今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动漫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杭州这样一个享有“动漫之都”称号的经济大城市,在发展动漫产业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杭州模式”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的意义。在2004年到2008年间,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发展迅速,从2005年2月起杭州高新区发布了10条政策措施,对动画园的入驻、政策扶植、奖励办法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到2008年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动漫产业园区。(如表1-1)
华创动漫产业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金山村,占地1118亩,总投资超过30亿人民币,规划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由表2华创动漫产业园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游戏动漫产业基地,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号称番禺区的“百亿工程”也是五大亮点产业之一。
该产业园推动着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在创意、研发、生产、展示、销售等方面的发展,故人们称之为动漫游戏产业的新“硅谷”。其中园区最大的特点是服务平台的打造,如图表3所示 华创动漫产业园自主创造了创意研发、资源整合、推广交易三大服务平台,这是领先全球的服务平台设计。目前园区规划已经划分为三期进行,一、二期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占地面积达到408亩,70余栋大楼,包含基地大楼、创意研发产业中心、创业中心和商务酒店等。第三期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2015年全面建设完毕,包括新增加的40层的研发大厦、交易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商业街、国际经理人公寓等。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软件园位于中国光谷—武汉科技新城内,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三大重点园区之一,直到2008年2月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园、国际创意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在光谷软件园中逐渐形成规模,聚集了中部地区的影视动漫、网络游戏、图书、玩具等近100余家企业,从业人数达到千人。并且有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的企业参与合建[2]。目前已成为武汉市动漫创意企业的主要聚集区,湖北省的核心创意产业基地。而优势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为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园提供了可持续发展优势,根据现有的资料归纳出如表4所示,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和江夏区境内有着众多的高校、培训机构环绕。政府近些年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设立了不少协助机构和扶植政策。但不论是发展规模、产出产量、产业链的完善等方面还是远不如杭州、广州等地的园区。基于这一点本文后面将详细探讨投入力度与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人才投入力度比较研究
如今动漫产业邻域的人才流动性非常频繁,许多动漫创作人员都是应届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他们需要3到5年时间的历练。但是重复性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压力,会使他们感到疲惫,当周围因素不能满他们需要的时候,便会选择跳槽,导致企业的人才发展进度一直停滞不前。所以人才的“去留”问题成为了制约动漫企业发展最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现状,独特的“杭州模式”已经逐渐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吸引了国内乃至国外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向园区聚集。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凭借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名家,比如姚非拉、蔡志忠、沈乐平等人,有了他们的加盟使杭州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创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原创作品。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走入,让更多的业内人士和精英大学毕业生参与其中,使园区内形成产业规模。
广州有着众多的动漫产业基地,单是番禺区就有1200多家相关的动漫企业,而其中的华创动漫产业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游戏动漫产业园区。据资料统计在广州目前动漫设计和研发人员占比状况如图4所示,动漫设计和研发人员在企业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在40%到60%的企业约有52%,在20%到40%之间约占36%;占60%的企业约有11%;占比在20%以下的企业接近为0[3]。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多数企业把设计和研发人员控制在一半左右。充分说明设计研发人员的重要性。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产力、创新力等重要因素。
武汉东湖新开发区光谷软件园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在表4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目前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动画片每年产量超过2.5万分钟,而培训动漫创意人才也有近万人,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武汉,在经济低迷的那段时间里,动漫产业突然飞速增长,动漫企业发展为40家,从业人员达到7000多人,总产值突破6亿元。其中最为突出的企业有拇指通、江通动画、诺克斯等。虽然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是国家重点科技示范区,起步也较早。但在动漫产业这一邻域,还是远远落后于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可以说武汉的动漫产业的发展还基本处于萌动状态。必须进一步加强紧迫感,提高创新意识,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巩固人才政策方面所缺失的部分。
四 提升武汉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第一,建立多元化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 武汉的动漫产业人才教育已经发展成熟,每年为我国培养大量的动漫人才。但是,从动漫产业链角度来看,却还存在着“中间大,两头小”的问题,从业人员大多都集中在后期制作上,对于前期的项目策划、衍生产品开发以及营销战略环节的人员极度缺乏,然而武汉高校开设动漫营销、动漫文学、动漫管理等专业几乎为零,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整个动漫产业规律理解不深刻,工作方向较为单一,进入企业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因此武汉市动漫产业教育需要开设更多的不同种类的课程,从文学、管理、营销等角度来设立多元化的研究方向,为培养的人才提供诸多的方向选择,从而满足动漫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第二,动漫企业应重视人才团队的阶梯培养。 动漫企业要重视人才团队的培养,在武汉许多动漫企业成立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这些企业希望减少成本,提高盈利。要求新引进的人才拿来就能用,忽视了对员工的再教育。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大量员工跳槽,企业工程进度延缓,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动漫企业对人才团队的培育是极为重要的,企业因多注重人才的实践培训,给每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建立高效的设计团队,定期为员工更新知识,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
第三,加大产业的吸引力度。 要想像“杭州模式”一样吸引更多的高端动漫人才加入,就必须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基于社会普遍的现状归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增加人才吸引力。1、建设分等级性质的职工公寓,减少经济适用房的入住条件,尽可能为人才们有效解决住房难的问题;2、建立高端人才医疗保险政策以及相关的结算机制,为人才提供医疗卫生保障;3、为人才解决子女上学的问题,完善基础教育管理方法,为人才子女上学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第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 如今武汉的动漫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等问题,高端人才的流动性过大,导致许多企业不能正常运作。因此企业需要政府相关的协助已经政策支持。1 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动漫企业应实行激励性质的薪酬制,比如年薪制、分红、期权、股
权、等形式,把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有效解决人才流动性过大等问题。
第五,动漫人才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29个职称系列评价体系,可是动漫邻域的人才评价体系目前还没有基本的衡量标准,考核标准通过考察人才的业绩来衡量水平。因此一套完善的动漫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动漫人才成长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建. 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资源比较研究[D]. 中国美术学院, 2009
[2] 朱祎露. 基于SCP范式的杭州动漫产业分析[J]. 特区经济, 2014
[3] 周家磊. 区域经济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D].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4] 任尧. 产业园的多元发展武汉光谷软件园[J]. 时代建筑, 2009
[5] 尚佳伟. 动漫基地建设与动漫产业发展初探[J]. 文化产业, 2014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