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4113|回复: 53

[江城资讯] 2016年1月1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08: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ssacszc 于 2016-1-1 08:47 编辑

去年江城新房成交量达22.4万套 稳居全国第一

2016-01-01 08:32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廖桥)昨日,最新出炉的去年统计数据,让大武汉楼市再度交上一份傲人成绩单——江城新房成交套数稳居全国第一。

  22.4万套成交量连续5年创新高

  昨日下午,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武汉新建住房成交约22.4万套,较2014年增长24.6%,连续5年刷新年度纪录,并成功摘得全国住宅销售套数第一名桂冠。

  这一串数据意味着,一直让其他城市羡慕不已的武汉楼市成交量已经连续5年稳居全国三甲行列,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火的楼市之一。

  销量稳步向上的同时,房价继续保持良性上涨。去年全年,按照百城房价统计,武汉新建住宅除了1月份小幅下跌外,连续11个月环比小幅上涨。截至去年11月,武汉住宅均价达到9038.99元/平方米,首次站上9000元大关。

  城区高端住宅比例明显提升

  伴随再度问鼎全国第一的市场行情,江城楼市产品供需结构也悄然发生改变。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市三房成交占比再创新高。从户型来看,2015年全市住宅成交仍以两房和三房为主力户型,合计占比达89%,其中三房成交占比达47%,创下历史最高值。

  从价格方面来看,“万元房”占比提升明显。去年全市均价10000元/平方米以上住房成交套数占比达24%,而2014年这一比例为13%。同时,由于武汉逐步取消了经济适用房,2015年5000元/平方米以下房源成交占14%,较2014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也体现了武汉市场整体价格的上涨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住宅呈现出“井喷”态势:均价12000元/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热销,全年成交302万平方米,较2014年增长144%,超过2011至2014年四年的总量。

  城市价值提升推动楼市进入新阶段

  在全国楼市都在忙着“去库存”的大背景下,为何武汉表现出“量价齐涨”的态势?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武汉楼市去年的出色表现,离不开“政策年”的催化作用。限购放开、央行5次降息、首付降低、公积金贷款放宽等多重政策利好,刺激武汉楼市成交不断攀升。同时,在刚需购房稳定增长情况下,随着地铁商业配套的逐步提升,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全面复苏反弹,城区中大户型迎来春天,推动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向上的势头。

  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李国政表示,楼市发展领跑全国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价值的提升,这其中就包含人口、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增长:武汉目前既能吸引三四线及周边城市人群,也能吸纳从一线回归的创业人才,享受双重的人口红利,这对楼市稳定发展是支撑作用;从2009年起,武汉每年投入上千亿实施“城建攻坚”,城市潜力不断被发掘,“十三五”期间,武汉GDP有望实现“万亿倍增”,逐步向世界级城市迈进。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08: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所在汉部属高校就业率超九成 约三成选择湖北工作

2016-01-01 08:27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黄琪 通讯员王潇潇 马迪思)截至昨日17时30分,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民族大学五所在汉部属高校,率先发布了各自学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作为就业主力军的本科生,就业率保持稳定,都超过了90%。

  就业率与2014年基本持平

  长江日报记者将2015年的数据与2014年比较,发现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华中科大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3.78%(截至2015年9月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92.93%(截至2015年12月3日),较2014年上升0.35个百分点;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1.47%;中国地质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92.90%(截至2015年12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0.56%。

  约三成选择在湖北工作

  在就业去向方面,这五所高校的毕业生有约三成选择留在湖北。

  其中,华中科大有22.18%的本科生留在湖北,有约40%的研究生留在湖北。中南地区是中南财大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约占总人数的63%,其中留在湖北省的约占34%。中国地质大学的本科生中,有19.02%留在湖北省,研究生中有43.37%留在湖北。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部四省,其中湖北省占比30.18%。

  起薪4000-5000元居多

  在薪资待遇上,起薪在4000-5000元之间者居多。

  华中科大毕业生的签约单位以企业为主,占人数的89.30%,另有5.83%的毕业生签约事业单位。该校学生平均月薪5907.9元,4001-6000元之间的学生最多。中南财大有约22%的毕业生进入金融相关行业,约13%的毕业生进入各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该校毕业生起薪4000元以上的占到大多数。华中师范大学60%以上的毕业生集中在教育业,约10%的毕业生在IT业就业。该校70%以上的毕业生起薪在3000元以上,其中近40%在4000元以上。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入职后试用期月薪在3000-6000元的占74.8%。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薪酬集中在3001—4500元的最多,占比37.85%。

  就业率

  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3.78%(截至2015年9月1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科生就业率为92.93%(截至2015年12月3日)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1.47%

  中国地质大学 本科生就业率为92.90%(截至2015年12月20日)

  中南民族大学 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0.56%

  在湖北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 22.18%的本科生留在湖北,40%的研究生留在湖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留在湖北省毕业生占34%

  中国地质大学 本科生有19.02%留在湖北,研究生有43.37%留在湖北

  中南民族大学 毕业生留在湖北占30.18%

  起薪

  华中科技大学 平均月薪5907.9元,4001-6000元之间学生最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000元以上占到大多数

  华中师范大学 70%以上毕业生起薪3000元以上

  中国地质大学 试用期月薪在3000-6000元占74.8%

  中南民族大学 毕业生薪酬集中在3001—4500元的最多,占37.85%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1月1日武汉新闻汇总

6条省际高速 相继打通
连接湘皖渝豫陕五地
      本报讯(记者鞠頔 通讯员高斌)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省交通厅了解到,近日随着省际高速公路间的“断头路”被打通,连接我省与周边五省市的6条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已陆续开通。至此,湖北境内的24个省际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启用,市民自驾跨省出行更为方便快捷。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连接鄂豫两省的郧十高速郧阳北省界站、连接鄂陕两省的麻竹高速关垭子省界站已于上月28日开通。其中,郧十高速是呼北高速(G59)的一段,南接我省十堰境内的福银高速,向北经三淅高速与河南境内的沪陕高速相连。麻竹高速是麻安高速(G4213)的一段,与陕西平利至安康高速对接。
    同时,连接鄂渝两省市的恩黔高速朝阳寺省界站也于上月30日下午开通。连接鄂湘两省的恩来高速鄂西南省界站、杭瑞高速鄂湘省界站,以及连接鄂皖两省的岳武高速鄂皖省界站也于昨日顺利开通。武汉市民今后自驾前往南京、上海等地,走新开通的岳武高速,路程要比目前通行沪蓉高速(G42)、沪渝高速(G50)大幅缩短。从武汉驱车至上海,走新开通的岳武高速,比走沪蓉高速近200公里。
    今日起,武黄高速新鄂州收费站正式启用。鄂州来汉的居民可经鄂州大道,既可选择武鄂高速(S7)到武汉火车站和青山区,也可从新鄂州收费站上武黄高速(G50)到光谷和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新鄂州收费站启用后,老鄂州收费站将同步封闭、停止收费。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新房成交量 江城全国居首
    昨日,最新出炉的去年统计数据,让大武汉楼市再度交上一份傲人成绩单——江城新房成交套数稳居全国第一。
    22.4万套成交量连续5年创新高
    昨日下午,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武汉新建住房成交约22.4万套,较2014年增长24.6%,连续5年刷新年度纪录,并成功摘得全国住宅销售套数第一名桂冠。
    这一串数据意味着,一直让其他城市羡慕不已的武汉楼市成交量已经连续5年稳居全国三甲行列,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火的楼市之一。
    销量稳步向上的同时,房价继续保持良性上涨。去年全年,按照百城房价统计,武汉新建住宅除了1月份小幅下跌外,连续11个月环比小幅上涨。截至去年11月,武汉住宅均价达到9038.99元/平方米,首次站上9000元大关。
    城区高端住宅比例明显提升
    伴随再度问鼎全国第一的市场行情,江城楼市产品供需结构也悄然发生改变。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市三房成交占比再创新高。从户型来看,2015年全市住宅成交仍以两房和三房为主力户型,合计占比达89%,其中三房成交占比达47%,创下历史最高值。
    从价格方面来看,“万元房”占比提升明显。去年全市均价10000元/平方米以上住房成交套数占比达24%,而2014年这一比例为13%。同时,由于武汉逐步取消了经济适用房,2015年5000元/平方米以下房源成交占14%,较2014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也体现了武汉市场整体价格的上涨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住宅呈现出“井喷”态势:均价12000元/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热销,全年成交302万平方米,较2014年增长144%,超过2011至2014年四年的总量。
    城市价值提升推动楼市进入新阶段
    在全国楼市都在忙着“去库存”的大背景下,为何武汉表现出“量价齐涨”的态势?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武汉楼市去年的出色表现,离不开“政策年”的催化作用。限购放开、央行5次降息、首付降低、公积金贷款放宽等多重政策利好,刺激武汉楼市成交不断攀升。同时,在刚需购房稳定增长情况下,随着地铁商业配套的逐步提升,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全面复苏反弹,城区中大户型迎来春天,推动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向上的势头。
    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李国政表示,楼市发展领跑全国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价值的提升,这其中就包含人口、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增长:武汉目前既能吸引三四线及周边城市人群,也能吸纳从一线回归的创业人才,享受双重的人口红利,这对楼市稳定发展是支撑作用;从2009年起,武汉每年投入上千亿实施“城建攻坚”,城市潜力不断被发掘,“十三五”期间,武汉GDP有望实现“万亿倍增”,逐步向世界级城市迈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6-1-1 09:58 编辑

武汉地铁日客流量 首破200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张晟 通讯员张慧妍 曾斯 袁永华)昨日,武汉地铁再度刷新最高客运记录。据市交委快报数据,昨日19时我市轨道交通线网出行量达到198.9万人次,打破去年9月30日创下的195万人次的最高纪录。截至21时,出行量已达224.3万人次,且仍在继续攀升。据悉,这是我市轨道交通线网日出行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
    长江日报记者昨日早晚两次乘坐地铁发现,地铁客流量全天始终处于高位运行。上午11时许,记者计划前往光谷广场站乘车时发现,还没步行至进站口,人流量已较往日明显增大,其中背着双肩包、拖着箱子的年轻乘客占多数。华中科技大学蔡同学说,她和不少同学今天都准备回家过节,乘坐地铁是为了准时赶往武昌火车站。
    记者在该站C口排队进站,这里共有2台安检机,相对一般只配一台安检机的进站口,这里的通过速度本应更快一些。但昨从该口进站排队竟也花去了6分多钟,是平时的数倍。快报数据显示,昨日16时,全市轨道交通线网出行量为132.6万人次,到了18时,该数字快速攀升至177.6万人次。
    为了应对汹涌而来的客流,部分“热门”地铁站,如光谷广场站、循礼门站等站点均采取了限流等措施,乘客们也表示理解,运营秩序井然。刚开通的3号线也迎来首个客流高峰,截至20时,范湖站的换乘客流达到了7万人次,该站乘车高峰期分为两个时段,早7时至8时,16时30分到19时。记者晚高峰在该站采访发现,该站5名站务员手持喊话器,持续引导乘客进行换乘。宗关站截至21时,客流量达到2万人次(不含换乘),迎来史上最高。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表示,为了更加方便乘客出行,地铁收班时间延后了1个半小时,末班车在昨日24时整分别从4条线的8个终点站对向驶出。今日,1、2、3、4号线开班时间为6时,即按工作日运营时间开班;2日和3日,各线路开班时间为6时30分,即按周末运营时间开班。届时,各条线路在高峰时段都将增加上线列车数量。

12月31日(周四),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248.31万人次,
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 2号线光谷广场站、4号线武昌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街道口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首批18家 公立医院启动医改
明年底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全部进入

    本报讯(记者蔡木子)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拉开序幕。昨日召开的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印发《武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我市18家公立医院首批启动医改,从2016年2月1日起,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到2017年底,全市36家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全部医改,医院药品(不含中药饮片)收入占总收入比降至30%,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降至30%以下。
    首批18家公立医院是:普爱医院、武昌医院、第五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蔡甸区中医医院、蔡甸区妇幼保健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江夏区中医医院、江夏区妇幼保健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汉南区人民医院、黄陂区人民医院、黄陂区中医医院、黄陂区妇幼保健院、新洲区人民医院、新洲区中医医院、新洲区妇幼保健院。
    根据医改方案,我市还将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争取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实现大病患者应保尽保;加快发展医疗执业保险,到2017年底,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并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25%左右。
    市长万勇要求,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要以“老百姓看病费用有所下降、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总体目标,在改革过程中,要突出管办分开,在医院管理体制上实现突破;突出医药分开,在科学补偿机制上实现突破;突出公益导向,在考评激励机制上实现突破;突出统筹协调,在改革联动机制上实现突破;突出安全和谐,在医疗监管机制上实现突破。
    他强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分工,一季度之前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政策,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各试点医院要切实增强改革的使命感、主动性,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LZ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绕城高速与机场二通道 今起互通
进出机场及市区无须再绕行

    本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王西波 程锡钢)经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批准,今日下午4时起,武汉天河机场二通道黄花涝收费站开通,机场二通道正式与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实现联网收费。
    机场二通道黄花涝收费站是绕城高速进出天河机场的重要通道。此前,因机场二通道黄花涝收费站与绕城高速连接的匝道一直未开通,导致众多外地前往天河机场的车辆只能舍近求远。比如从孝感去天河机场,需绕一大圈,先进机场一通道至盘龙城收费站,出收费站后再通过一条道路,从黄花涝收费站与绕城高速连接匝道处的临时豁口进入机场二通道。
    本次联网开通后,绕城高速上的车辆可通过机场二通道黄花涝收费站快速进出天河机场和武汉市区,无须再绕行。
    今日下午3时30分起,进入机场二通道的临时豁口将封闭,盘龙城车辆进机场就需绕道,由机场一通道宋家岗匝道,经机场一通道主收费站到绕城高速盘龙城收费站,西行至机场二通道黄花涝收费站进机场,总费用由机场一通道通行费10元、绕城高速段5元、黄花涝收费站至天河机场段(机场二通道)5元相加构成,累计20元。
    为减轻司机负担,按照省政府批复的收费标准,机场一通道主收费站收费10元,绕城高速公司与机场二通道公司合并收费5元,单程总共缴费15元。按照省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相关规定,空载出租车通行绕城高速及机场二通道黄花涝收费站时,需按规定正常缴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省技术交易额年均增长率跃居全国前五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易成钢)周三,省技术市场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在汉举行。来自全省市州科技局、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记者获悉,我省技术交易额逐年攀升,年均增长率高达50.5%,跃居全国前五。
    省技术市场协会成立于1998年,先后承担了技术市场相关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累计为我省培育技术市场专业人才近3000人次,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23场科技成果推介会等各类技术对接活动,推动了我省技术市场迅速崛起。
    省技术市场协会理事长,省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徐柏安介绍,全省技术交易额逐年攀升,从2009年的77.9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601.7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50.5%,跃居全国前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口客运中心开建
预计2019年完工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邓伟 通讯员万俊梅)昨日上午,汉口发展大道旁,汉口客运中心项目正式开工。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武汉市重点建设工程,规划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将在现有的金家墩客运站之上进行改扩建,预计2019年完工。根据目前的设计方案,该中心的日均发送客流能力为3万人次,是目前金家墩客运站的3倍,并将形成一个连接地铁、火车站、机场大巴的多式联运交通枢纽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09: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我地铁“满城挖” 其实我只排第八

发布时间:2015-12-31 20:52:25来源:动向新闻

武汉,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铁会战”,整个城市为地铁而兴奋。

  各主干道“开膛破肚”,满城开挖,热火朝天。武汉人感觉已经迈向国际化地铁大都市的行列。

  然而,动向新闻梳理发现,武汉地铁建设里程居然只排全国第八,落后于南京、大连、天津等城市。即便未来规划建设400公里,但仍然只能排在全国第八。

  "武汉强度"世界罕见,国内只排第八!

  随着12月28日地铁3号线投入运行,武汉已建成运营4条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达126公里。

  如果按地铁建设规划,未来5年,武汉在建地铁线路达13条,在建里程达272.1公里,在建车站168座。

  这意味着:未来5年,年平均开通2条地铁,通车45.7公里,建设强度是今天的将近4倍。


       动向新闻搜集资料发现,武汉这样的建设强度,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北京在奥运会前、上海在世博会前出现过,在世界城建史上,实属罕见。

  武汉地铁这么牛,但是在全国只排第八!

  动向小编搜集全国正在花大力气发展地铁的重要城市,对比目前已经建成的地铁里程数和至2020规划建成的里程数,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居然只排全国第八?说好的令人惊叹的“武汉强度”呢?

  可能小编太苛刻了,亏欠时间的,总要还给时间。

  武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太多,出行问题已经疾在腠理,如果不大力发展地铁,不仅居民生活不方便,城市发展也会受阻。

  武汉地铁正在行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武汉打响"地铁会战" 热干面都透着泥土味

  武汉人,你的热干面还好吗?

  动向新闻梳理武汉轨道交通建设情况发现:从2000年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开建以来,武汉人过早的热干面就自带泥土的芬芳。

       目前,武汉地铁日均客流约为160万人次,客流强度达到1.27万人次/公里·日,在全国均位于前列。武汉三镇实现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从无到有、从单条线到网络化”的历史转变。

       从2016年起,武汉“一年开通两条线”,5年后,武汉将建成拥有4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的地铁城市。

       20年走完140年的路 5年后赶伦敦超纽约

  1863年,世界地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开通;此时,汉口刚刚开通商埠。

  2001年,伦敦建成最近一条地铁;三年后,武汉轨道1号线通车。

  时至今日,伦敦地铁里程400公里。而5年后,武汉地铁通车里程也将达到400公里,与伦敦一致。

  最新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显示,到2049年武汉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1045公里。

        从“一年开通一条”到“一年开通两条”,武汉地铁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伦敦地铁140年的路程。

  历览世界地铁建设的佼佼者,动向新闻梳理发现,巴黎地铁用110年建成215公里的地铁里程;纽约地铁历经106年建成地铁里程370公里。

  面对如此速度,英国地铁专家马克·欧文惊叹道“我不知道地球上是否还有其他地方,能够像中国发展这么快速而令人印象深刻。”

  动向新闻不得不感叹,武汉你那么拼,战胜得了纽伦港,却战胜不了北上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经济城市与民生 武汉全力打造“三个升级版”
      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能级,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过去5年,武汉实现了华丽蝶变。在新的起点上,江城向何处发展?
       29日至昨天,武汉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提出,在“十三五”时期,武汉将系统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经济升级,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创新能力、市场主体“四大倍增计划”,形成两个产值过5000亿产业和若干过2000亿产业。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或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商用航天、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着眼未来5年至10年全球产业发展前沿,超前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可穿戴设备、石墨烯材料、生物质能等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围绕城市升级,将固化“1+6”城市空间格局,主城严格控制在三环线以内发展,新城与主城背向发展,独立成市,主城与新城之间守住生态隔离带和生态绿楔;巩固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力争“空、水、铁”客货吞吐能力中部第一;全力彰显滨江滨湖生态特色,实施“蓝网工程”,严格落实166个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实施“绿网工程”,构建郊野-城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围绕民生升级,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民生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全面重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
江城将涌现多层次“创谷”
     在杭州,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基金小镇和云谷、西溪谷、传感谷,一个个特色小镇吸引着众多创业者。
       武汉市市长万勇在武汉市委全会上提出,要全面学习杭州的经验,创办一批智谷空间、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吸引“城市合伙人”积聚。
        目前,武汉已建立岱家山科技创业园、融科智谷、5.5创意园等新型园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了新空间。
       未来五年,各区将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创谷”。东湖高新区要努力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中心城区要依托高校院所周边区域、旧厂、旧村、旧商业设施等更新改造,打造创业街区、创业生态园区、环高校创新产业带等;新城区要结合工业园区升级和新城镇建设,打造若干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宜居的“创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09: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新添6条省际高速公路通道 连接湘皖渝豫陕五地

发布时间:2015-12-31 18:02:00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记者瞿祥涛 通讯员高斌 刘君峰 吴辉 张娟)12月31日,记者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连日来,连接湖北与湘、皖、陕、渝、豫五地的6个省际高速公路收费站相继开通,这也意味着湖北新添6条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至此,湖北24个省际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启用,跨省出行更便捷。
  
  12月31日,连接鄂湘两省的恩来高速公路鄂西南省界站开通,将恩来高速公路与湖南龙山至吉首高速公路相接。
  
  12月31日,连接鄂湘两省的杭瑞高速公路鄂湘省界站开通,今后前往湖南岳阳、临湘将更方便。
  
  12月31日,连接鄂皖两省的武英高速公路鄂皖省界站开通,从武汉驾车前往合肥、宁波、上海新添最快捷高速公路通道。
  
  12月30日,连接鄂渝两省的恩黔高速公路朝阳寺省界站开通。恩黔高速指湖北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公路,分为湖北恩施和重庆黔江两段,是沪渝高速(G50)、长渝高速公路的连接线。
  
  12月28日,连接鄂豫两省的郧十高速公路郧阳北省界站开通。郧十高速公路是呼北高速(G59)的一段,南接湖北省十堰境内的福银高速公路,向北经三淅高速公路与河南境内的沪陕高速相连。
  
  12月28日,连接鄂陕两省的麻竹高速公路关垭子省界站开通。麻竹高速公路是麻安(G4213)高速的一段,与陕西平利至安康高速公路对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成发:错过未来五年 将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
          复兴大武汉,将迎来更为关键的五年。昨日,武汉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两天议程,审议通过了《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城市发展勾勒蓝图。
  为抢抓机遇,“十三五”时期,武汉市将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具有武汉特点的特大中心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巩固综合经济实力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地位,中国中部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报告中说,科技产业变革的机遇窗口,对于武汉来说也许只有未来五年的时间,如果错过,可能就要再等几十年后的下一轮科技产业变革。错失这一机遇,将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呈现新动向。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打造创新试验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东湖高新区将迎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东湖高新区的未来,将是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开放合作、生态宜居”的生态型科技新城,这里将打造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

理清“12345”战略思路

“十三五”期间,东湖高新区重点突出“12345”战略思路:

“1”是一个目标,即全面打造“世界光谷”,形成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2”是两个战略,即创新驱动战略和开放先导战略的“双轮驱动”。

“3”是实现三大转变,即产业结构由高技术制造业为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增长动力由内源式增长为主导向“创新+开放”双轮驱动转变;发展模式由产业开发区建设为主导向打造创新创业、开放合作、生态宜居的生态型科技新城转变。

“4”是打造四个升级版。建设自由创新区,打造创新升级版;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推进新城建设,打造城市升级版;加强改革创新,打造服务升级版。

“5”是打造五张名片:创新光谷、实力光谷、开放光谷、智慧光谷、幸福光谷。

推进自由创新区建设 打造创新光谷

作为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主战场,东湖高新区有能力、有义务开展先行先试,当好全面改革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东湖高新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先行先试,加快建设“自由创新区”,提升创新引擎动力。

实施“光谷合伙人”计划,建设科技金融特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长江中游乃至更广泛地区创新发展。

构建“光联万物”产业生态 打造实力光谷

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以推动“互联网+”融合、“光谷智造”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

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光电技术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将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平台产业,大力推动生物健康、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四大战略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光联万物”的产业生态体系,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升级示范引领区。

构筑内陆开放先行高地 打造开放光谷

深入推进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双谷”合作,以东湖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建设国际金融创新实验区,搭建跨境贸易平台,促进国际人才自由流通;积极承办重大国际活动,引进国际机构组织,促进国际要素资源集聚,加快推动高新区产品、技术、资本、标准“走出去”的步伐,提升高新区国际竞争力;优化开放环境,完善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中部区域开放新支点。

构建全新城市形态 建设智慧光谷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复合式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水、能源、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水平。

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连续运行,实现信息流高速融通。

大力推进智能化管理,提升市政、交通等城市管理水平,打造高效、便捷、舒适的智慧新城。优化城市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创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

改善社会民生服务 营造幸福光谷

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东拓南进”战略,建设光谷新中心。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教育体系。

推进养老和医疗事业发展,改革机制体制,构建立体网状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公共文明氛围,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会。

坚守生态底线,重点推动东湖高新区“两翼一环,廊道交错”的生态格局构建,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推行精细化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合理引导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推动光谷公平、包容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01:24 , Processed in 0.03634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