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759|回复: 13

[江城资讯] 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7 2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湖北日报讯  秦尊文

    国务院今年3月26日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湖北国家低碳省试点示范作用,明确“支持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湖北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湖北碳市场和碳金融在全国遥遥领先

    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下文同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7个试点先后开市。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较早关注碳减排问题。早在2010年11月,全国首家碳减排联盟——武汉碳减排协会就正式成立。湖北被列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后,虽然启动时间处在第六位,但后来居上。设在东湖高新区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开市当日就成交51万吨,成交金额1071万元。湖北碳市场交易一起跑就领先全国。截至今年3季度,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占全国50%以上,成交额一直占40%以上,最高时占到58%。
    与全国其他试点省市相比,湖北碳交易创新步伐更快,特别是碳金融领先全国。2014年9月9日,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签署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和碳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宜化集团利用自有的碳排放配额在碳金融市场获得兴业银行4000万元质押贷款,该笔业务单纯以国内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成为国内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湖北在全国首创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等业务,累计促成4.4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200万吨。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多家银行签署800亿元的全国最大碳金融授信,用于支持减排技术应用和绿色能源项目开发。设立国内首只碳基金,第一笔规模为3000万元已全部用于投资湖北碳市场;中心能够提供质押回购、碳债券等各类碳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目前,由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市场主体博弈形成价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价稳定在21-29元/吨之间。目前,武汉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活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做大碳市场是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区的突破口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而大力推进碳市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碳市场,就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排污权的一种。其理论依据为科斯定理,即在明确产权归属且交易成本为零或极小的情况下,无论产权归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碳排放权交易是低成本、市场化减排的有效手段,而仅靠企业和个人意愿或通过行政命令是难以达到减排目的的。
    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正式实施,它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而从经济角度出发,它更是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由于二氧化碳是最普遍的温室气体,也因为其他五种温室气体根据不同的全球变暖潜能,以二氧化碳来计算其最终的排放量。国际上把这一市场简称为“碳市场”。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人类活动碳排放量达到360亿吨,平均每人排放5吨二氧化碳,创下历史新纪录。其中列首位的是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的29%;第二位是美国,占15%;第三位是欧盟,占10%;第四位是印度,占7.1%。在排放总量上,我国已超过欧美总和。在人均碳排放量方面,我国人均排放7.2吨,首次超过了欧盟人均排放量(6.8吨)。
    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视察时指出: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是发展内在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因为地球没有足够资源支撑;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武汉城市圈是全国最早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扎实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将做大碳市场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引领区的突破口,为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乘势而上将武汉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碳金融中心

    在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二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交易。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自《京都议定书》实施以来,碳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每年以20%—30%幅度高速增长,现已达到近2000亿欧元规模。在我国,目前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行已经推出了碳交易的投融资、碳期权期货、碳指标交易和相关中介服务等业务;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先后推出碳交易的抵押、融资方案,交通银行等也已经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
    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届时,全国统一碳市场将覆盖30亿至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使中国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是排名第二位的欧盟碳市场的两倍。由此带来的巨大碳金融市场,值得期待。
    湖北要充分利用这一大好形势,逐步向外拓展,提供碳排放指标、准CDM项目、碳基金、碳期货等交易的碳金融产品,努力形成全国碳金融中心。要充分利用湖北全国领先的基础,首先向长江中游地区拓展,提供碳排放指标、准CDM项目、碳基金、碳期货等交易的碳金融产品,努力形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并打造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


湖北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发挥更大作用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与协同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新时期、新环境和新阶段的背景下,湖北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方针,增强引领发展实力,在关键领域率先突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湖北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取更大作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步伐。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方针政策

    响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坚持“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主动适应“三期叠加”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环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建设“五个湖北”,打造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创新城镇化发展路径。加快形成“一主两副、两横两纵、三群联动、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力争形成“三个三分之一”的经济格局;以县域城镇化为突破口,提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率先打造就近就地城镇化典型示范;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按照绿色、智慧、人文等新型城市建设理念,突出产城融合和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障碍,均衡城镇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响应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与“一带一路”对接。加快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着力建设承东启西和连接南北的“祖国立交桥”、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新型城镇连绵带、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带和内陆开放高地,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培育湖北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同时,以构建欧亚立体大通道为基础,以建立交流平台和健全合作机制为保障,以文化旅游合作为先导,以商贸物流、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将湖北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交接点。

    增强引领发展的实力

    明确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强化中心城市引领。国家在长江经济带明确了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也明确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而在三大城市群的龙头城市中只有武汉还没有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从武汉在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地位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定位,应明确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武汉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代表中部参与全国性竞争,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
    提升科教和创新实力,强化自主创新引领。充分发挥武汉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武汉、襄阳、宜昌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在科教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成果产业化、教育发展国际化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中心。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与城市群内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兴产业工业研究院和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创新型区域。加快推动在武汉设立跨区域的知识产权法院,为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强化开放合作引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湖北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支持武汉在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基础上,升级为内陆(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物流、贸易、通关、保税及加工中心。支持武汉建设领事馆区,争取更多国家在汉设立总领事馆,开办签证业务。加快“中欧”班列,大力发展中转业务,建成中国的“亚特兰大””和“孟菲斯”
    发挥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功能,强化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发挥湖北在“两横三纵”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围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以就近就地城镇化为突破口,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率先取得新型城镇化的较大突破。同时,发挥武汉、孝感、仙桃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引领作用,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投融资、农村宅基地制度、行政管理创新和综合改革创新等领域,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引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纵”、“横”两个层面牵头建立协调合作机制。“纵向层面”是中央与地方层面的交流机制,建议湖北联合湖南、江西两省联合向国家建议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指导机构,负责部际协调,指导三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构及省际合作磋商机制。同时,各职能部门在要《规划》的指导下,注意研究新情况,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对接工作。“横向层面”是省、市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机制,建议搭建“三级运作、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务实高效”的片区协商合作机制,三级运作机制由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组成,进一步增强区域合作的针对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五大重点领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围绕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五大重点领域,以利益协调机制为重点,加快各领域协同发展步伐。建议围绕各省级职能部门形成包括交通、商务、旅游、农业、水利、生态环保、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十个重点专题组和城市组,各专题组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组织构架和相应的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各领域协同发展机制,解决关键和难点问题,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2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文玲:长江能形成像美国五大湖这样的世界级城市群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5-2016)平行分论坛二:“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协调发展”定于2015年12月26日下午2时在北京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引领新常态,决胜‘十三五’”,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发表主题演讲《长江经济带发展》。她说,一是把长江经济带建成世界级城市群,我们的长江能不能成为像美国五大湖这样的世界级城市群呢?我觉得完全可能,因为我们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中,规划了三个大的城市群,以上海为龙头的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还有两个区域性的城市群,一个是黔中城市群,一个是边中城市群。长江城市群的分布错落有致,如果我们落实的好完全可以变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带。二是世界级别的产业集群,从长三角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产业集群,现在成渝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尤其重庆去年GDP增速11%,今年也差不多10%以上,贵州GDP发展也在10%左右。这个地方产业转移在加快,而且新产业带动力非常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电脑中心,电脑生产基地,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都在重庆,世界级的产业群呼之欲出。三是世界级的港口群,现在有16个港口城市,其中有三大枢纽港,还有若干个直线港,这样一个内河的港口群和上海国际化大的,洋山港现在世界第一,吞吐量和集装箱量现在都是世界第一,这样的河海联运结合起来,铁、水、工结合起来,形成现代立体交通系统,支撑这样产业发展,形成世界级港口群是完全可能。四是长三角出现机场群,长三角已经建成大的机场,比如说云南,云南的机场比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还要大的多,印度智库的人来了以后看傻了,说这哪是中国的西部,他想着中国的西部跟他们一样穷,结果一看觉得非常震撼。我们云南的同志和印度、缅甸的朋友交流的时候,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充满信心,所以我觉得长江经济带真正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黄金水道,克强总理讲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增长引擎和回旋余地,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而且也在加快发展,美好的长江流域会呈现在中国人面前,也会呈现在世界面前。

陈文玲:

关于长江经济带战略,大家可能会问6300公里的长江流淌了这么多年,出了大的战略,这个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并成三大战略。我们对长江经济带这个战略到底应该怎么看。今年非常有幸国务院研究中心接受国务院委托,对长江经济带战略进行政策评估,小强主任和中心秘书长大卫,我们三个人带队到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进行评估,中间也进行了很多次讨论,除此之外长江经济带在战略制定,领导同志讲话的过程我也参加了。

通过进一步评估,我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因为时间太紧凑,想概括一下:

第一,长江经济带形成六大联动。一是“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联动,长江经济带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是2013年9月份、10月份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并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既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支撑,也是一个独立的战略,这两大战略的互动就是长江经济带,在国家战略中的分量比其他地方更重。

陈文玲:

二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真正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和沿线的“四沿”大的战略组合。沿海长江经济带下游,长三角,沿边在云南,中南、西南桥头堡。沿江是一个省份,沿线像沪昆高速等等,我们国家高速公路现在在长江经济带也是密度最高的,而且未来也会形成沿江的高速铁路。所以它成了这样一个立体整合。

三是东中西三大板块联动,长江经济带既有东南沿海,又有中部,湖南、湖北、江西,还有西部,像云贵川重庆,长江经济带整个发展起来了,形成了中东西这三大本板块联动发展。

陈文玲:
四是长江经济带是发达地区和快速发展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这样的联动。通过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向快速发展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梯度带动,使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或者更大的空间。克强总理多次提出,中西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从长江经济带看再清楚不过。

五是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联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四大主体功能区在长江经济带都有,在长江经济带如何布局,如何形成分工比较明确的,边界比较清楚的四大主体功能区,按照功能区分别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整个长江流域发展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成为绿色发展的屏障。

六是国内的区域布局和国际区域布局的联动。长江经济带从三个方向进行国内和国际联动布局。一是以长三角为起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可以链接欧洲、非洲和更远海上的相关国家。一个方向是在云南,云南又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云南的瑞丽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和磨憨是和老挝的边界线,中老铁路开始修,没通,刚刚论证,决定修。国内和国际两大区域形成我们国家周边次区域的布局,区域布局,形成新的周边关系,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陈文玲:
第二,长江经济带主要任务和达到的目标,我概括了四个走廊,四大集群。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形成四大走廊,长江像一条龙,要把这条龙舞起来,92年邓小平就说过上海浦东开发起来了,把上海带动起来,进而带动长三角发展,进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长江整个流域发展的三步走。我们现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好在实施第三步的伟大构想。使长江这条龙真正摆起来,飞龙在天,如果像过去潜龙在渊,现在是飞龙在天。长江经济带特别特殊的是,一是要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不是一般的,就是一个内河航道,既包括内河航运,也包括上海港的国际航运,也包括高速铁路,也包括高速公路,也包括我们的航空,甚至管道运输。从缅甸的输油管道就是通过云南、贵州进入中国,也正好是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是一个综合、立体的交通走廊。二是绿色生态走廊,长江的发展环境保护优先,使长江能够永远造福于人类,造福于我们子孙万代,绿色生态长廊是优先的,发展要服从于绿色生态走廊的建设,如果没有绿色只有黄色、灰色、白色,整个民族幸福指数就会大大下降。三是海陆双向开放的走廊,一头东向开放,一头西方开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是东向的,我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老铁路,我们面向中亚、西亚的又是西向的,整个长江经济带承东起西,横贯南北,会成为海上和路上双向开放的走廊。四是高密度经济发展的走廊,我说的是高密度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长江水量比较大,比黄河的水量大,我曾经做过三江源调研,三江源源头长江径流量在源头只占16%,黄河站36%,因此长江是由众多支流组成一条浩荡的大江,承载力最强,目前在我们国家江河湖海里承载力最强,会成为高密度经济发展的走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7 2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北路青鱼嘴那里不是规划有一个碳汇大厦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7 2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性的碳交易中心争取感觉好难,试点的地方个个都不好惹,希望武汉能拿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08: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碳交易中心不给武汉真是说不过去....
7个试点中心,湖北交易量占了一半...
真要还不给武汉,那就真只能说是后妈养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09: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全国的碳交易中心争下来再谈全球的吧。。。

感觉这个东西竞争也是很激烈,各地都在争,未来的趋势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日报这种官媒都发声了,问题不会很大的吧。定了多个试点会不会就是你们几个放手去搏,谁有优势就选谁这种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6: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5-12-28 16:23
湖北日报这种官媒都发声了,问题不会很大的吧。定了多个试点会不会就是你们几个放手去搏,谁有优势就选谁这 ...

关键是人民日报都在报道湖北的碳市场,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6: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5-12-28 16:23
湖北日报这种官媒都发声了,问题不会很大的吧。定了多个试点会不会就是你们几个放手去搏,谁有优势就选谁这 ...

关键是人民日报都在报道湖北的碳市场,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7: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篇章 发表于 2015-12-28 16:57
关键是人民日报都在报道湖北的碳市场,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不要乐观了,这种好东西抢的地方多得很,而且一个比一个有实力,四大直辖市跟广东,湖北个个惹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7:0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是故意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很危险,眼镜上台后这几年湖北被刻意边缘化的还不够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7: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人作梗 湖北只能干瞪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8:0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 06:01 , Processed in 0.04846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