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383|回复: 82

[江城资讯] 2015年12月14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4 08: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士勇13年拍摄4万多张武汉城建图片,市领导为他点赞  “这是对城市建设者的激励”


(一个小错误:“第三”是3RD而不是3ND,小记们以后发表前可要多检查几遍稿子哦!)

长江日报讯(记者明眺生 实习生张思) 12日,副市长王立参观武汉设计双年展,看了市民黄士勇跟拍武汉城市建设13年图片展后,连声称赞这位“中国帖王”了不起。并说:“像黄士勇这样的人多了,武汉的城市建设发展会更快。”

上午10点多,王立来到湖北美术学院《活力·民间》展区,观看黄士勇拍摄的近200幅武汉城市建设图片。这些图片是从2003年-2015年的13年时间,黄士勇跟踪拍摄的4万多张图片中精选出来。王立一边观看,一边询问黄士勇部分图片拍摄的背景。得知他用4万多张图片在网上宣传武汉后,引来2万多次跟帖、近400万次关注,王立称赞道:“了不起!你用自己的眼光系统地、纵深地看待城市的变迁。你是城市的主人,这些图片,就是主人讲述自己家园的故事。”

得知武汉晚报策划组织的这次图片展,是武汉设计双年展首次为普通市民开辟展区,王立称赞说:“这是件好事,很有特点。举办这样的图片展,实际是透过市民的视角,回望过去,前瞻未来。这对我们城市建设者是一种激励,更是鞭策。”

武汉晚报记者问:“明年武汉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世界设计之都’,像黄士勇这样关心城市建设的市民,能做些什么?”王立说,“申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像黄士勇这样的人多了,“申都”就会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13年用坏8台相机 4万张图片获400万次点击  市民用“史诗长帖”记录武汉变迁

土生土长的武汉人黄士勇,很喜欢作家方方在《行云流水的武汉》中写的一段话:“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却只熟悉它。就仿佛许多的人向你走来,在无数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张脸笑盈盈地对着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这张脸就是武汉。”
于是,黄士勇把他记录武汉发展变迁、发布在汉网上的“史诗长帖”,命名为《行云的武汉,流水的三镇》,方方的这段话,成了“开帖语”。从2003年9月2日开帖至今,他已为这一帖上传图片4万余张。截至昨天,《行云的武汉,流水的三镇》已盖起2055层“高楼”,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网友关注,点击量高达近400万人次。

13年用坏8台相机

今年53岁的黄士勇,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员。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摄影师”:“我只是一个普通市民,业余摄影爱好者。”
玩摄影很“烧钱”。2003年开始做“拍客”,从卡片机、数码相机到单反,黄士勇已换了8台相机。昨天,他拿着花两万多元买的索尼微单相机,穿梭在参观的人群中,边看边拍。“已经习惯了,走哪拍哪。”
“现在流行‘大疆’(一种无人机),我也弄了一台。”黄士勇指着前阵子刚拍摄的建设中的“绿地606”说:“以前没无人机,得到处找‘制高点’,现在方便多了。”

想让更多人感受  武汉城建的“加速度”

“我不仅拍武汉的美景和大气之势,也拍城市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情况。”黄士勇说,照片是记录城市变迁最简单的方式,有了这些照片,能意识到自己在跟随这座城市的脚步走。“比如泛海CBD,我拍过拆迁前的、拆迁完的,等以后完全建好还要拍个全景,这其实就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也能体现设计在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拍照已经有瘾了,工程的每一个节点都不愿意放过。”黄士勇的妻子贾小红告诉记者,像“绿地606”,每顶升一次,他就会去拍一次。有一天下雪,黄士勇估摸着那天“606”会顶升,一起床就拿着相机去拍了。
如今,黄士勇还在全国最大的摩天主题论坛“高楼迷”上发帖,这是一个重点讨论全国范围摩天大楼、商业地产、轨道交通等城市建设的论坛。他已经发了几十个帖,有一个帖子的浏览量达到了50多万。“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武汉城建的‘加速度’,感受到武汉设计的实力。”

记者王恺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汽车文投管理公司考察蔡甸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带队来鄂调研指导2015-12-14 04:31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本报讯(湖北日报记者蔡朝阳 吴文娟)11日—1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副主任胡祖才来鄂调研并召开“十三五”规划地区座谈会。徐绍史一行深入部分园区、企业、棚改项目,了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方面情况,听取了省、武汉市及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期间,国家发改委与省政府签约共促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我省企业首批12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获支持。省委书记李鸿忠会见徐绍史一行,省长王国生陪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

  徐绍史一行先后前往省发改委机关看望干部职工,了解投资项目联审平台、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大平台建设,询问简政放权实效;实地考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厅、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芯公司、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详细了解生产、经营、科研现状,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变化,在转型升级方面的探索实践;走进青山老工业棚户区项目改造基地,了解城镇危旧住房改造、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改善及进展情况。

  调研中,徐绍史主持召开两次座谈会,就“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听取意见建议,并与省政府就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交换意见。他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湖北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氛围浓、环境好,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湖北省“十三五”规划动手早基础好,武汉中心城市功能、地位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令人鼓舞。他指出,随着“十三五”规划《建议》实施、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区域协调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明年经济工作会有较好的支撑基础。同时要看到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趋势性、周期性放缓,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动力转换存在许多制约,各种风险积聚交织,困难和挑战也不少。徐绍史强调,湖北要积极抢抓机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不断争先进位;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以需求引领供给创新实现结构优化;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双创”、打造“四众”平台;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结合省情实际编制好省里“十三五”规划。他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对我省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给予支持。

  王国生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发改委的关心和帮助,这次“十三五”规划座谈会在湖北召开,国家发改委来鄂考察调研指导,不仅带来了智力支持,为我们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而且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持和机遇。各级各部门要落实好国家发改委调研时的要求,在做好年末岁首稳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抓好沟通衔接,把规划编制好、把项目谋划实、把工作做扎实,为全国稳中求进大局作贡献。一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转变助推经济转型,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二要继续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主动承接国家重大政策利好,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确保我省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明年计划。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区域竞相发展、产业重新调整、格局次序洗牌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恳请国家发改委在重大生产力和项目布局、重大改革创新试点上继续给予湖北倾斜支持,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交通、产业、能源项目尽快推进实施或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市长万勇,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等参加调研或座谈。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通道将通车 华科到欢乐谷15分钟2015-12-14 07:50 来源: 武汉晚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隧道入口。记者张驰 摄


  (记者张驰)本月28日,备受瞩目的东湖通道即将迎来主线通车。昨天,武汉晚报记者首度前往这一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进行探访发现,从光谷直达欢乐大道仅需不到15分钟。

  东湖通道全长10.6公里,北起二环线水东段主线高架桥(红庙立交),南止光谷大道主线高架(虹景立交),横贯整个东湖风景区。通道分别由红庙立交桥梁段、东湖隧道段、团山隧道段、团山地面段和喻家湖路地面段等部分组成,其中桥梁段全长1474米,隧道段长8299米,地面段长861米。

  昨天,记者驾车前往东湖通道进行了探访。从光谷喻家湖北路驶入后,除了部分区域还在施工影响车速外,其余整体均非常通畅。在保持40公里/小时的车速后,仅用时不到15分钟,就已经抵达欢乐大道高架,欢乐谷近在眼前。这也意味着,在月底通车后,从华中科技大学东门出发,前往欢乐谷游玩,路上用时不会超过15分钟。此外,在驶出东湖通道之后,还可选择其他匝道,直接驶入二环线,再经二七长江大桥后,抵达汉口。

  东湖通道全线均为双向6车道,目前整体已基本完工。在团山隧道处,不少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标线、绿化以及路面整理工作。在湖底隧道内部,施工人员正在对照明设备进行调试。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镇将打通5条穿堂风廊道 获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
2015-12-14 03:57 来源: 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望开磊)昨日获悉,我市风环境研究获得首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这一奖项由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研究显示武汉三镇将打造穿堂风廊道理念获得国际关注。

  城市风环境研究,是减轻城市污染扩散、热岛效应、改善公共空间舒适度的创新思路。武汉属于夏高温、冬季冷、湿度大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3358.35平方公里的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位。因此,进行武汉城市风环境及风洞研究就成为保障远景空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

  武汉于2012年启动风环境的宏观研究,今年起开始研究微观风环境。根据研究成果,我市将强化长江、汉江作为武汉市区天然通风廊道的作用,建设武昌、汉口、汉阳各具特色的区域性连通水系,依托连通渠建设20——50米宽的通风廊道。

  规划设想具体为:打通龙阳湖、墨水湖到长江的风道;打通汤逊湖、巡司河、南湖到东湖的城市湿地风道;打通东湖、沙湖到长江的风道;并连接汉口五湖公园,形成汉口片区的湿地通风道,最终形成长江、沙湖、大东湖、后官湖、汤逊湖5条主要风道。风道廊道上的建筑群宜低密度、较通透,以此促进空气流通。

  据了解,“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的发起方之一是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担任主席的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该奖项通过奖励在绿色、生态、低碳、智慧等领域取得良好效果和实践经验的中国和欧洲城市,促进中欧加速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的深入交流与长期合作。

  武汉市作为本次奖项的获奖单位,受邀参与本次论坛并就风环境方面的研究进行展示。论坛与展示活动中,中国武汉、深圳、荔波,法国巴黎、图卢兹、斯特拉斯堡、米卢兹,西班牙彭特维德拉、巴塞罗那,意大利卡利亚里、瑞典马尔默、波兰弗洛茨瓦夫等城市做了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交流活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RickBlaine

这是头一次看到官方对论坛的褒奖。高楼迷论坛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佩服黄大哥啊~最近买的那个相机肯定是A7R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TaiXiGaoTie

这个释放了啥信息?
请大虾解读一下。
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为黄师傅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hyqhy 于 2015-12-14 09:46 编辑

我省新添一所美式中学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85后”哈佛海归博士范犇在汉创业,融资近3亿元,创办了武汉第一所美式寄宿中学。12日,沌口太子湖畔刚刚落成的三牛中美中学举行了首次校园开放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孙华教授与家长们分享观念:在学校期间,学习那些课堂之外“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是很重要的。
    从下周起,该校将在每个周末举办免费公开课,内容便全是“看似无用”的东西——3D打印、陶艺、音乐作曲。三门课程由外籍教师上课,六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可预约听课。今后,免费公开课的课程种类还将增加。
    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中,范犇感受到美国也一样有“应试教育”,目标是进入名牌大学。但是美国的教育更注重“点燃一把火”,而不是“装满一桶水”。
    “我们希望进行一些教育改革的探索,在公办教育之外,提供一种差异化教育方式。”范犇介绍,该校的师资队伍中,40%为外教,40%为海归,20%为本土教师。学校将开设超过20门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并采取选课走班的模式,让学生们完全根据兴趣和能力自由选课,每节课到不同教室上课,实现个性化发展。
    据介绍,该校已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约,今后选送学子前往伯克利进行高三为期一年的学习,提前体验世界名校的学习和生活,成绩优秀者还可选修伯克利本科课程。


昨日,由我国最年轻的“千人计划”专家范犇打造的我省第一所美式私立寄宿中学——三牛中美中学,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首次校园开放日。数百名家长、学生冒雨前来咨询。

免费公开课每周一次

记者在太子湖畔见到了这所学校。除了普通寄宿中学配备的教室、宿舍、图书馆、操场外,三牛中美中学还有咖啡厅、书店、6个科学类实验室、瑜伽室、高尔夫球练习室等。“我们希望把最好的环境带给学生,硬件设施在华中地区学校中排第一,也是三牛中的一牛。”校长范犇告诉记者,该校建设花费了近3亿元。学校计划明年2月开始招生,首批招生人数在100人以内,初中学费为4万至5万元/学期,高中学费为7万至8万元/学期。

从下周起,该校将在每个周末举办免费公开课,内容全是“看似无用”的东西——3D打印、陶艺、音乐作曲。三门课程由外籍教师上课,六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可预约听课。今后,免费公开课的课程种类还将增加。

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我在哈佛时曾问过一位招办负责人,怎么筛选中国学生。他说中国学生很难挑,因为中国学生从小到大上的课都是一样的,只有文科、理科的差别。他们做的课外活动也是一致的,比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希望小学做支教等。唯一不同的就是分数的高低。可是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又都那么好。”谈到创业的初衷,范犇告诉记者,而哈佛希望挑选到的,是有个性的学生。

他认为,美国的教育模式更像点燃一把火,把孩子内心中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渴望点燃,中国则是填满一桶水。“我们希望进行一些教育改革的探索,在公办教育之外,提供一种差异化教育方式。”该校师资队伍中,40%为外教,40%为海归,20%为本土教师。学校将开设超过20门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并采取选课走班的模式,让学生们完全根据兴趣和能力自由选课,每节课到不同教室上课,实现个性化发展。

---------------------------------------------
看了一下网站,不错


最“牛”的校舍环境
美式校园,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远离PM2.5伤害
最“牛”的师资力量
40%外籍教师,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名校团队
最“牛”的学生培养   
确保进入美国前100学校,冲击常青藤名校

AP课程       
微积分AB Calculus AB
微积分BC Calculus BC
统计学 Statistics
化学 Chemistry
物理1 Physics 1
物理2 Physics 2
物学C:力学 Physics C: Mechanics
物学C:电磁学 Physics C: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生物 Biology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心理学 Psychology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美国历史 US History
世界历史 World History
计算机 Computer Science A
室内艺术:绘画 Studio Art: Drawing
艺术史 Art History
音乐理论 Music Theory
中文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义务宣传员

传说长江经济带的正式规划年底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腾讯众创空间落户武汉学院 可孵化30支创业团队

12月13日,腾讯众创空间(武汉)在武汉学院大学城校区正式开园,将同时容纳30个优秀创业团队入园孵化。这是腾讯目前的武汉的第一个众创空间,亦是全国25个众创空间中唯一 一个开设在大学校园里的创业孵化基地。

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袁子文介绍,腾讯众创空间(武汉)开园后,将为创业的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条件,例如计划3年内投入100亿用户流量、开放支持能力、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优秀项目曝光机会和融资机会和每年开展100场的线下创业交流活动等。

  除了硬件条件,创业者在学校还可以获得各种软件支持。首先,学校是各种思想碰撞的场所,自有活跃的氛围可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思路;另外,高校是理论研究的集中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理论难题,可以就地咨询,省时省力。而作为武汉学院的学生,更是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三年,腾讯众创空间将通过聚合内部资源,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以“服务1000万创业者、扶持1000家市值过亿公司,造就200个亿万富翁”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初创企业、各行业中优秀企业发展的“加速器”。腾讯众创空间(武汉)作为武汉创新创业的基地,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介绍,该院大学城校区由腾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陈一丹投资20亿建设而成,现代化的校园为创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2300平米独立、半开放的办公空间,可同时孵化30个优秀创业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师傅对论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___Benson| 发表于 2015-12-14 09:09



    一看到黄大神50+了瞬间变黄师傅

千万不要说只有我一个人

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9: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tlc027


    没几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1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qhyqhy

就想看看是不是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10: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hb123 于 2015-12-14 10:07 编辑

回复 1# RickBlaine

呵呵,R版好快,这次记者采访时,和他们反复谈到了高楼迷网站,和汉网的栏目繁多以及长报集团体属下的身份不同,高楼迷论坛相对更集中在关注武汉城市建设(尤其是高楼建设)上面,可能有些老百姓和记者们并不是很熟悉,但其实高楼迷里聚集了一大群高度关注各自城市发展、理性对待、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的人们,让更多人了解高楼迷的声音和能量,也是好事情。

评分

1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15:26 , Processed in 0.0864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