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613|回复: 16

[摩天] 究竟要让一座城市高楼林立要满足什么条件?且看我的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23: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发贴说过,长沙是不适宜建200+高楼的城市,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既然我有发表观点的权力,那么我会捍卫它并佐证它,希望各位高楼迷不要为了反对我而反对我的观点,大家可以看看我说的,不一定要赞同,作为一种参考。
    那么要成为一个摩天城市,需要一些什么条件呢?
    第一,城市规模和城市地位
    最容易与长沙这座城市来比较的无疑是武汉,这两座城市存在很多共性,例如在文化及人文领域,荆楚和湘楚文化可谓是“一家亲”,但要分析这两座城市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于规模上的较大差距,且不说武汉是副省级城市,长沙只是地级市,单从城市面积和人口上来说,长沙就远远落后于武汉。当然,要从经济角度说,长沙有很多数据强于武汉,甚至在全国都排名前列,但要建高楼,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规模效应,而不是经济指标。在中国的中部,仅仅有武汉够得上这个“中部中心城市”的资格,正所谓大城市有大气派,那么有600米的高楼也不足为奇怪了。

    第二,城市功能定位及影响力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大小用来评判它能否成为摩天城市,只是一个表现因素,那么城市功能和定位便是决定因素。把长沙这个城市告诉外地人,别人首先会想到什么?这就是城市的功能定位!如果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酒吧、洗脚城和湖南卫视,而并不认可长沙是区域性的工商业中心,好,那么你还有足够的勇气去说,长沙应该成为一座摩天城市吗?即便我们可以拿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远大空调……等等一系列让人羡慕的企业,但却拿不出属于这座城市应该成为摩天城市的理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上海、广州、深圳却可以说,我是金融中心,我有着发达的工商业,我有着国际上的影响力,我能吸引到国际金融大亨和跨国公司的青睐,这个时候,我们拿不出任何资本去与它们做对比。即便是武汉、郑州,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部第一”,但实际上有差距吗?有,而且某些方面还很大。这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去努力追赶,但有些东西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就好像高楼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第三,人文内涵和城市历史
    放眼国际,凡事以文化和深厚历史底蕴为城市名片的城市,大多都不会有太多高层建筑,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不宜建造高层建筑去破坏它的历史底蕴或自然风格,例如巴黎、伦敦、苏黎世、柏林、北京……或许你可以说,北京不是有300米+的国贸三期吗?但如果把国贸三期修在了故宫旁,那么你还会说这是一个合理的决策吗?有的城市是天生适合修建高楼大厦的,例如香港,首先它面积小,而它所承载的地位很高——亚洲的金融中心;例如纽约、洛杉矶,美国东西岸的金融中心,也许你会说纽约有百老汇,洛杉矶有好莱坞,但那是流行文化,而不同于历史文化,那不与高楼相冲突,反而一座摩天城市会成为熏陶那种文化的重要因素。回到长沙来看,也许你会说长沙的酒吧文化和电视传媒文化是它的代表,可果真如此吗?一个老长沙人绝不会认同新兴文化高于历史沉淀,因为那是浮华的外表,它延伸了长沙的文化内涵却无法取代其内涵,只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适应发展和开放的城市基调。正如苏州园林代表着苏州的城市名片,它是土生土长的文化标志,而岳麓山、西汉古墓、简牍、天心阁、白沙井这些才真正意味着长沙,如果把它们都淹没在了高楼里,那么长沙还有它的文化吗?到那时,真正的长沙就已经“死去”了。

    第四,基础设施和规划
    如果把规模先放到一边,从谷歌地球上看长沙,你会发现,长沙是一座很“挤”的城市,哪里挤了?道路很宽很密集,但依然会堵车;高楼很多(但都不高),但造成了更严重的城市病;而与老城市规划类似,新建成区的规划如出一辙:没有快速路,没有真正的人车分流,除了环线外,立体交通太少……或许政府在以前制定规划的时候,就觉得长沙不应该往一个“大城市”发展?而只是小家子气地做一些表面功夫?如果说,今年暴雨所导致的城区部分地区被淹体现了长沙的城市功能依然不完备,是我们大家都看得到的不足,那么依然有很多只有城市规划者才看得到的缺陷在慢慢吞噬这个城市发展的前景。近些年来,轨道交通开始慢慢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助推剂,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城市规划者急于考虑的,而是如何将城市分区的功能定位规划好,并进行严格而卓有成效地实施。例如,中心城区的中央商务区事实上还只能说是一个“金融和商业的集中区”,它还远远达不到一个中央商务区的标准,因为它太小,旧城区太多,各种设施不完善,居住人口过多……如果要真正建成一个可以支撑高楼的中央商务区,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不是单纯地去招商引资,要招商引资,就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比如先改造排水设施)。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长沙不适宜建高楼的原因,当然,我也是长沙人,也想有好看美观的高楼矗立于城市中央,但我绝不盲目地支持多上高楼,快上高楼,因为那并不适宜,如果长沙能慢慢解决一些自身问题,再多发展几年,总结出长沙的特色和提高影响力,我看到那时,才是长沙真正成为一座摩天城市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23: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写的太多了,,,,,,没太看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0: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是先要有这些条件,才能建高楼。而不是有高楼了就会达到这些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思想有偏见
你照着你的偏见去分析
永远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因为你只想证明你自己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3: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虚·····说了跟没说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9: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几楼估计都是楼猪一个人的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论坛的新人原创动力都很强啊,一冒出来就是原创而且发帖数为两位数。

最关键是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做啥长沙都不够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看看兄弟省会城市们的高楼步伐吧,长沙不是快了而是落后了,在中国你就莫装逼,莫拿长沙和巴黎苏黎士这类的欧洲城市相比。长沙必须修高楼,但是历史建筑也要保护!楼猪觉得中国的经济前景如何?长沙在全国再不重要也是六千多万湖南人的中心,有这么大的人口支撑加上未来几十年的持续发展。长沙必须有高楼来支撑!楼主恐怕很久没出门了吧。。不说远的,有空去隔壁贵阳南宁南昌看看人家的超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动不动拿着长沙和国际大都市去做比较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一个城市的GDP超过3000亿的时候超高层会慢慢多起来,长沙达到了;
从政治角度讲,中国国情、人口、政治环境和国外都不一样;
从城市规模和常住人口数量和中心首位度来讲,(长株潭的核心,武广的中心城市,湖南还有6000多万人口的规模),长沙目前规划的这些高楼一点也不过分;
至于那些历史人文的东西,不是长沙不修高楼长沙政府未必就会好好保护的,不要所有的矛盾都指向高楼读不动中国的政治何以读懂中国的经济,而且好的设计好的楼宇也是可以塑造一个城市新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动不动拿着长沙和国际大都市去做比较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一个城市的GDP超过3000亿的时候超高层会慢慢多起来,长沙达到了;
从政治角度讲,中国国情、人口、政治环境和国外都不一样;
从城市规模和常住人口数量和中心首位度来讲,(长株潭的核心,武广的中心城市,湖南还有6000多万人口的规模),长沙目前规划的这些高楼一点也不过分;
至于那些历史人文的东西,不是长沙不修高楼长沙政府未必就会好好保护的,不要所有的矛盾都指向高楼读不动中国的政治何以读懂中国的经济,而且好的设计好的楼宇也是可以塑造一个城市新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可可西里
楼主如是湖南人,可能有自卑心理,如不是,那么就是对湖南对长沙的岐视。你说长沙不适合建200+,而武汉600+可以。难道你真认为长沙与武汉差距那么大吗?
有一篇说九龙仓要烂尾的贴也是你的大作吧?针对此言论我写了几句评论,现转过来给你看看:
有人发贴说,长沙不适合建450,在此,本人发表一下意见。
按目前长沙摩天情况而言,确实最需要300+来撑起天际线,但适度超前更是好事。湖南现在处处在讲赶超,这方面当然不能例外。如果还是一步一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还超个屁。如论经济实力长沙还是够格的。十多年前,广州、深圳经济比得上现在长沙?但人家果断上中信、地王。事实证明,中信地王都大赚特赚,原因无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定挖走第一桶金。一个城市没有标志性的建筑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人说杜甫江阁、爱晚厅、天心阁是长沙标志性建筑,我说他是白痴加二百五。那些在古时当然能算,现在还拿这些古董出来当标志,不就是脑子有毛病嘛。长沙这等规模的城市低于300的不能叫标志性。不然就降低了城市地位。长沙不是不适合建400+,而是不能多建,一座就够了,当然至少有一座。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年金茂起来时,很多人批评,从经济、效益多方面。这才几年,上海又建了环球,现在更全以赴搞上海中心。为啥?无它,是尝到了甜头了。原来差点被深圳压住的上海就凭金茂打了个大胜仗,一举把广深甩在后面。诸位想一想,当年中信、地王、金茂一建成,广州、深圳、上海经济立马腾飞。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建筑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中信就没有现在的广州,没有地王就没有现有的深圳。
很多城市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比如武汉、南京、重庆、天津、北京、沈阳、大连等等纷纷抢修400+、500+甚至600+。如长沙再不行动,错过这次机会,将永远沦为三流以下城市,再无翻身之日。君不见,连防城港之类的小城也高调宣布建500+。虽然自知是建不起来的,但这一噪子,就立马就从同等城市脱溢而出了,吸引了多少眼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4: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楼主不少长沙市委书记。
原以为陈、张很差劲了,跟你比起来实在强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LS 你太抬举LZ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2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pc4034


    说实话,中部不管哪个城市都无法消化那么多高楼,楼主以武汉为例的话,貌似忘了所谓中西部第一高楼的民生银行差点烂尾,现在出租率都低的可怜。长沙现在的高楼不多,写字楼还处于未饱和阶段,也需要超高来提升形象,但是不宜过多,还是前面那句话,中西部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消化密密麻麻的高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2:51 , Processed in 0.04577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