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268|回复: 19

[公告] 我觉得长沙很邪门。搞倒了那么多500强企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 2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的。突然发现500强一个接一个到。。伊莱克斯关门了。LG飞利浦倒了,光南(光阳、)走了。美的先走。。比亚迪跟着过来。现在奄奄一息了。。。这与政府有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21: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是无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2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长沙的只是工厂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21: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和企业的战略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23: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现在长沙工业的gdp主要都是那些撑着门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麓谷几家美资500强,关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1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teven27
不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16: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ven27 于 2011-7-5 16:06 编辑

管委会内部消息,还有好几家是长沙政府为其撑门面(税收,房租……基本免了),但还是好几年了都还没实质走向轨道……,现在留下的也只是地方业务上的小小技术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6: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哪些是500强搞清楚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22: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为什么不问那些倒掉的企业为什么在长沙混不下去,反而要问长沙呐?
据我所知,伊莱克斯,LG在长沙的倒闭是经济危机和企业自身的决策所致,他们在中国也不止长沙一家工厂不行,为什么放在长沙就是长沙邪门呐?还有,美的做汽车,本来就是荒唐,开不下去也不能怪长沙吧?比亚迪长沙淹淹一息,头一回听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18: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三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11: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小问题希望各位大大能帮我下。我想看IDMALL的招商情况,但是要20的权限 有哪位能帮帮我么。。。。。我在里面租了个物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1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小问题希望各位大大能帮我下。我想看IDMALL的招商情况,但是要20的权限 有哪位能帮帮我么。。。。。我 ...
martintccc 发表于 2011-7-20 11:00

老老实实发帖,乃都是租户,应该清楚里边情况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0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ANKTIFFY 于 2011-8-8 00:47 编辑

我来分析一下,其实光看LZ说的这几个牌子市场表现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1.伊莱克斯 中国市场上平均每卖出20台冰箱 仅有1台是伊莱克斯,还不如普通的国产品牌,长沙伊莱克斯也已经被湖南华良收购全盘收购了

2.长沙LG是韩国投资的LG飞利浦曙光电子加上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组成的, 当年在星沙建厂的时候,本应该上液晶生产线,可是那些所谓的领导还是上的普屏的,这明显不符合市场潮流,而且由于经济危机迟迟不能更新生产线,金融危机只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电子显示行业,液晶正以“龙卷风”般的速度替代传统的CRT显像管。看看家电市场,32寸的液晶电视机都跌到了2600元,传统CRT电视无人问津,试问显像管哪里还有市场?DVD、VCD取代录像带,液晶取代显像管,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适应这一趋势,不开发新产品,只能被市场淘汰。

3.美的做客车就不用多说了,基本类似于奥克斯当时造车一样。

4.光阳(光南)。摩车基本被日本三大瓜分,铃木系2005年销量已经达到100多万台,雅马哈系也连续两年放量上扬,本田系两个合资品牌加起来也逼近150万辆。可光阳在大陆的2个合资品牌的国内销量加起来却怎么都突破不了30万辆小关。正如日系摩托车品牌进入中国选择与本土企业合资一样,台湾摩托车企业在大陆开拓市场的重要途径同样是选择大陆本土的合作伙伴。然而恰恰是这最重要的一步,曝露了光阳战略远瞻能力的严重失误。

5.比亚迪投的30亿,在星沙新建一个占地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年产40万辆微型面包车和轿车、发动机、3000辆纯电动大巴、1万套纯电动客车底盘及相应配套的零部件。目前,40万辆产能的四大工艺生产线已基本建成,9月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来长沙参加K9在下线表明形势不错。而且星沙现在的广汽长丰、长丰动力、博世、众泰、北汽福田的项目都在变现,要不然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不会纷纷建厂的。
而且陕汽环通长沙基地5万辆重卡项目,投资16亿在2015年可投产、吉利汽车在湘潭投资30亿元的第三期工程建设,正在顺利推进。项目竣工后,吉利湘潭基地将形成年产2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30万台自动变速箱的产能、北汽控股株洲基地20万辆轿车项目,总投资额逾50亿元,12月底新车下线,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辆乘用车、商用车的产能。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加法,只要这些项目能一一实现,在2015年之前,长沙汽车总产能是可以轻松突破200万辆大关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20:16 , Processed in 0.04369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