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ingdangmaook

[锦绣龙城] 图文展示太原市区国家、省、市、区四级文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庙   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古城营村北,庙系祀九龙圣母即高欢之妻娄太后之庙宇。建于宋代,金皇统年间重建,大定六年(1176年)重修。元、明、清均有修葺,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修,1992年,由村民集资重修。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存乐台、配殿、正殿等建筑。乐台西向,五檩悬山顶,勾连搭前后卷棚顶,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三面有廊,殿内置木雕彩画佛龛,有彩塑金妆九龙圣母像,另有降龙伏虎壁画30平方米。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3: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太原城墙高4.4米数据似乎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经楼   位于迎泽区迎泽公园内。原名藏经阁,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763),是太谷资福寺主要建筑之一,寺已毁,仅存楼阁。1961年投资23万元,从太谷迁至于迎泽公园重建。藏经楼坐北向南,为二层四檐歇山顶,高约18米,单体面积179.22平方米,坐落于石砌基座上,四周有石栏杆,占地约1000平方米。底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稍间为回廊,一层顶部下檐为黄琉璃瓦顶。室内有木楼梯通二层,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稍间为围廊,顶部上檐为绿琉璃瓦顶,正脊上排列着6个小兽、通体建筑璇子彩画,保存完整。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帝庙(包括其东侧的浙江会馆)   位于杏花岭区南肖墙88号。现存建筑为清代手法。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存过殿、正殿、厢房及东、西偏院等建筑。正殿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有廊。东偏院正殿面阔五间,硬山顶勾连搭卷棚顶前廊三间。东偏院之东侧为浙江会馆,民国时期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歇山顶,周围廊,廊柱间有雀替,保存基本完整。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5-29 23:38 编辑

蒙山大佛   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寺底村西北蒙山之阳。开凿于北齐天保末年(559年),至后主天统五年(569年)竣工。高约63米。大佛头部早已失,今年修复。颈以下保存基本完好。佛颈较粗短,宽、厚各5米,高2米余,上部阴刻三道项线,颈至腹高22米,双肘间距22米。双肩宽平,肥胛厚胸,身体颇显雄壮。腹部微鼓,双手施禅定印,右手存手掌及小指,左手已残,手以下有高3米用条石砌成的台基。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12-5-29 23:40 编辑

琉璜沟石窟 位于晋源区晋祠镇西镇村琉璜沟内1.5公里北山石上。石窟开凿于隋或唐初。存2个洞窟。在宽8米、高5米的巨石上,开一南向洞窟,窟内雕佛像一尊,着袒右式僧衣,衣纹轻薄贴体。窟顶中央画莲花藻井,右壁存飞天一身。窟旁西侧尚存另一窟,窟内无雕像,仅存佛座,壁间有唐咸通七年(866年)段公悦等题名。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匡瀚墓碑   位于黄陵街道办事处大吴村。碑立于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史匡翰(903年~942年),雁门人,曾任检校司徒、义成军节度使,其妻为后晋高祖石敬瑭之妹鲁国长公主。史匡翰刚毅有谋略,御军严整,接下以礼,有很好的从政声誉。四十岁去世,墓已无考,神道碑仅存。碑身长2.6m 、宽1.25m,碑青石质,下有龟趺,共有64字,文字大都漫漶不清。朝议郎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陶谷撰文,朝散大夫太府卿阎光远书。行书,行22,满64字(《山右石刻丛编》载)。碑文叙述史匡翰家族及其生平。碑中所述史匡翰历官行事详于史籍记载,《旧五代史•晋书》史匡翰传中,采用碑文中的有关事实,以“案”语方式,补充志书。碑文内容可与旧、新《五代史》中的有关记载互相印证。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存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化寺民居   位于迎泽区开化寺南街的34号、西街的28号院。为清代道台衙门的办公之地和居住之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两院建筑形式均为四合院,硬山顶建筑。院落整体布局保存基本完整。34号院坐西向东,原有七进院,两个偏院,现有四进院,一个北偏院。二进院有雕刻门楼,门两边有砖照壁,过庭为五开间;三院建有牌楼门,南北厢间各五间;四院西房五间,南北厢房各五间,北偏院又称北楼院,楼坐北朝南,为二层建筑,硬山顶,五开间,东西厢房为平房,各为三间,南面建二间“喜雨亭”,楼下西面有一地窖,面积约15平米,还有一水井。西南角有一门可通开化寺西街28号。开化寺西街28号又称南楼院,坐南向北,前后为二进院,里院南楼为二层五开间,东西厢房各四间,为平房,中间过庭为三间,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两院共有房屋100余间,占地约6.7亩。房屋的窗户,墙上还保留部分图案。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公祠   位于杏花岭区东缉虎营省政协院内。民国七年(1918年)为纪念山西名士傅山先生而建。占地1.4万平方米,是一组由祠堂小院、组碧楼、会议厅等主要建筑组成的园林式布局的建筑。祠堂小院为长方形三合院,现存建筑保存完好,1983年重修后,将门移至东向称“西园”,为省政协文化活动中心。组碧楼位于轴线北端,平面呈“H”形,二层楼,是—座具有欧洲中世纪古典式风格的建筑。为当时接待军政要员,进行政治谈判和交往的要地。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学良来并时曾居住在此,1924—1925年九世班禅曾在此暂住半年。抗战前夕,周恩来同志与阎锡山谈判时也在此下榻。会议厅位于东部,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四周围廊,卷棚歇山顶。傅公祠在单体建筑上,既有传统形式的祠堂,又有西式砖木结构的楼房,还有中西合壁的会堂,体现了近代建筑过渡阶段的特点。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府东街东花园   位于杏花岭区省政府东侧。为民国五年阎锡山在督军府东侧一带修筑的军政要员住宅区。现存西偏院称中和斋,有卷棚顶,面阔5-7间的二座带廊院子和仿歇山式内北厅(是阎锡山召开秘密会议的地方)组成。北有9间厅堂,是当年阎锡山办公之地,里院为庭院建筑,有正房五间,为阎的食宿地,正南西北有厅堂七间,称南厅,是阎锡山眷属居住之所。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3: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化寺民居   位于迎泽区开化寺南街的34号、西街的28号院。为清代道台衙门的办公之地和居住之处,始建于清道 ...
dingdangmaook 发表于 2012-5-29 23:45


这个去年有报道说正在修复,不知是政府还是民间投资,修复得怎样了。
不可多得的民居样本,得好好保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民北街东花园   位于杏花岭区新民北街省军区招待所内,又称阎公馆。民国十七年(1928年)前后所建。大门后正中是大影壁,东侧通过月亮门可进入花园,西侧是一牌坊式仪门,过门即入宅院,宅院一连三进主院,大厅均为卷棚顶,面阔五间,东西两侧不设厢房,全为半壁长廊,三进主院的两侧均设偏院,偏院房屋均三间,也不设厢房。主院、偏院及长廊建筑均雕饰彩绘,金碧辉煌,是一座典型的大型传统宅院,现保存完好。2000年9月21日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去年有报道说正在修复,不知是政府还是民间投资,修复得怎样了。
不可多得的民居样本,得好好保护 ...
zxk 发表于 2012-5-29 23:52



    刚看了,根本就是停工状态,一点没有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3: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公祠   位于杏花岭区东缉虎营省政协院内。民国七年(1918年)为纪念山西名士傅山先生而建。占地1.4万平方 ...
dingdangmaook 发表于 2012-5-29 23:48


现仅存傅公祠正殿,去年在正殿两侧新修了耳房之类的建筑,西侧新修了西房。会议厅90年代修政协宾馆时已拆,成为停车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0 00: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zxk


    现在是西洋风格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8 04:30 , Processed in 0.07142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