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george111

[时尚生活] 我心中的武汉医院发展未来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0 14: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点医院在关键时候作用体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5: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Nicholas_Zhou 发表于 2020-4-18 10:11
省中医院居然不是省中医药大学的附院?真是奇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5: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20-4-20 15:20 编辑
suntsang 发表于 2020-4-20 10:29
是容易让人糊涂,仔细看清楚名字,再看区别


江大口腔医学院也叫存济的嘛……中国科学院大学也有一个存济医学院   这是真的容易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5: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挂个名字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同济协和人民中南不同,人事和财政权都跟高校没有关系,由省卫健委直管
只不过省中医院院长挂个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的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5:5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cros2018 发表于 2020-4-20 15:26
只是挂个名字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同济协和人民中南不同,人事和财政权都跟高校没有关系,由省卫健委直管 ...

挂名的附属很多的  不少医院挂几个附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5: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sicros2018 发表于 2020-4-20 09:09
华农在往这方面发展,刚成立了一个生物医学和健康学院,和省肿瘤合作
毕竟华农生物学和兽医学很强
其它 ...

211基本都是部属院校,省市的掌控力度不可能很强,这条路不好搞,不如砸钱给省属武科大,以及市属江大。

这也就是在武汉,这两学校的医学院和医院比较不为人知,但除去同济协和中南人民这四大之外,这两学校的医学资源放到任何次一级别的城市都是不遑多让的香饽饽。

其中武汉科技大学,有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7家:
1.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直属附属,三甲
2. 武汉科技大学医院:直属附属,二级
3. 武汉市汉阳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非直属附属,三乙;
4. 武汉市普仁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非直属附属,三甲;
5. 华润武钢总医院:非直属附属,三甲;
6. 孝感市中心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武汉科技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非直属附属,三甲;
7. 武汉市武昌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武汉科技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非直属附属,三乙;
8.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非直属附属,三甲;
9. 新疆心脑血管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新疆临床医学院):非直属附属,三甲;

江汉大学,有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3家:
1. 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直属附属,三甲;
2. 武汉市第五医院(江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直属附属,三甲;
3.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江汉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直属附属,三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6: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sicros2018 发表于 2020-4-18 11:17
对于四非院校来说,医学院挂靠在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大下学很难得到多大重视,不如单设,像武科大的医学院 ...

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所有好的综合性大学都希望有医学院,但所有好的独立的医学院都不希望被合并。

武科大其实不完全算工科院校了,而且完全就应该是211的底子,医学院应该成为武科大更上一个层次的助力才对,现在这个状况其实有点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6: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0-4-20 15:57
211基本都是部属院校,省市的掌控力度不可能很强,这条路不好搞,不如砸钱给省属武科大,以及市属江大。
...

其实不矛盾,同济协和一直都是国家卫健委直属,这个和华科合并前后都没什么区别
人民和中南原来是省属高校湖北医科大学的附一和附后,湖医和武大合并后,这两个医院也没有因为武大是部属,就变成了部属医院,还是继续省属,继续由省卫健委拨款
人事权以武大为主,任免时征求省里的意见
看人民、中南这些年的发展,觉得这种模式还是很有效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继续支持省属医院划归武大直属(比如中山医院)
武科大的问题是财政拨款比较有限(远不如江汉大学),用在建设优势工科上都不够,根本无暇顾及医学方面,天佑医院是铁路医院中途移交的,治病方面过得去,科研实力太差,这些年和武科大的融合一直不太理想,所以不得不求助华科同济帮忙
江大倒是有钱,但是医学教育和附属医院底子太差,另外,纠正一下,只有武汉六医院是江大直属,其它两所都是非直属,武汉市把自己的优质医院再划一两所给江大,也许可以快速提升医疗实力
武科大就惨了,省里本来就穷,除了部属高校要支持,还要重点照顾湖北大学,能给武科大的支持很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6: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0-4-20 16:10
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所有好的综合性大学都希望有医学院,但所有好的独立的医学院都不希望被合并。 ...

曾经听武科大某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抱怨
ZY给湖北的名额和好项目,武大华科吃肉,其它211喝汤,给武科大骨头渣都不剩
现在双一流背景下,四非院校靠规模已经出不了头,要有单项绝活
这就逼得四非院校把资源更多向少数优势学科集中,其它非主干学科更加边缘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7: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必须要回归公立、回归公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可以投资参股,但医院的管理权必须不能交给私人,必须交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fangruiwei 发表于 2020-4-18 21:11
武汉科技大学自己冲一下211,比武汉失去一所大学要好啊

冶金、钢铁行业不行了,所以学冶金专业的大学生也不吃香了。武科大需要转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7: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yzzqys 发表于 2020-4-19 12:26
光谷真心不差医院了,是怎么要把武汉市的好医院光谷开个遍?同济光谷,人民医院东院,省中医院,三医院, ...


差优质医院的不是光谷,而是青山。半个多世纪了,青山地区只有华润武钢总医院、武科大附属普仁医院撑门面。徐东大街以北,就找不到真正高水平的三甲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7: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huabr66 发表于 2020-4-20 17:17
差优质医院的不是光谷,而是青山。半个多世纪了,青山地区只有华润武钢总医院、武科大附属普仁医院撑门 ...

实际上不光青山,这些年真正引进成功优质三甲医院的,也就几个开发区凭优惠政策能争取到,其它地方还是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8: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时候直接砸医学院出来,其实和武汉P4实验室就可以合作病毒学和生物医学为主要方向的医学专业,江大最适合投资搞一个以医学院为主的分校,形成以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病毒学、生物学、口腔医学
武科大可以考虑合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整合其相关医药学专业
另外前期还可以考虑将湖北其它地方的医学院直接收编到211,反正部分211已经在省内开设分校--》武汉理工和华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分校,也是可以直接搞一哈的
省内长江大学和三峡大学也应该壮大一下医学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0 1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武汉医疗机构以后的发展和建议,我觉得中国新闻周刊写的这篇《“中部医都”武汉,被疫情冲击后白色防线如何修复?》(http://www.inewsweek.cn/society/2020-04-07/9054.shtml)在一些方面写的不错,武汉的医院需要在某些方面做细做精做好。目前,武汉的医疗未能像北上广成一样在周围形成绝对优势,所以将有限的资源倾斜在四大院上进行外部竞争、其他综合医院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形成内部竞争的方式是比较正确的。最近几年高校和地方新建医学专业是趋势,出了常规的成电、华南理工合并各自的省医科院(省人民医院)外,我觉得有些大学和地方在医学上的新动向值得关注。第一种就是中科大合并医院发展医工结合的道路,使得安徽省立医院进步很快,北航现在也在走这条路。第二种就是探索新的医学方向,比如华东师大利用师范类院校在心理学上的优势,在心理健康和老年医学上做文章。省内的地方院校可以抱团合作发展,跟华师、武体这种特色院校合作走这条新路,和华科武大形成错位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18:51 , Processed in 0.06762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