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乌合者说

关于苏州GDP及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1 10: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xubin060301125 发表于 2024-1-31 08:49
重庆这种省级体量,当对手对苏州不公平

重庆这种还算好了,虽然地方大、人多,但山地也多,而且好歹是他们自己同一市内的、负担也大;
最不公平的是武汉、成都这种,集全省之力肥一城、而不自知,又不用管省内其他地级市,以为全凭的是自己努力,然后在网上踩东踩西,今天踩杭州 南京,明天踩泥塑,殊不知靠的是吸血全省,这种才令人生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10: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很多人讨论苏州和成都、武汉情况,追兵如何,是否应该紧张起来,重视起来,我罗列数据,做苏州与成都的近6年GDP增幅对比。
2016年成都并简阳(?)因此在前期差距有30%的,一下子缩减到20出头,但是以此为基数,此后不存在进一步合并,与苏州GDP的关系就是追赶的临近、拉开、临近的关系。
在说明之前特意指出:此处所谓领先系数,即按照如下计算:(苏州GDP-成都GDP)/成都GDPx100%。
2017年22.01%(差3067亿)是基年;2018年追到了16.34%(2564亿);2019年进一步追到了13.25%(2254亿);这个的概念是什么呢,也就是按照当时的成都名义GDP相差只有1.5年不到的差别。苏州工业和外贸大市,历来上半年占比少,下半年占比大;所以20年1季度时候第一次 成都GDP超过苏州,这时候苏州的危机感是最强烈的。但**,至少在这场追逐赛中倾向了苏州,对内扩大生产,对外因为国外**情况,大大的增加了出口,所以全年下来苏州恰恰是拉开了成都,领先变为13.85%(2454亿);尽管一直有人说那几年的**也多是嘴炮,但我认为2019年10月上任的、2020年10月上任的,还是很能鼓动一群人去工作的;而且制定工业立市强化一体+江南文化凸显独特是苏州无论那时候还是这时候都是唯一的路径。所以21年承接20年的优势,进一步拉大到14.06%(2801亿)。22年15.09%(3141亿),但22年按照趋势似乎可以领先更多,但22年四季度已经乏力;经济是有惯性的,好不是立刻的,但是差也不是立刻的,说明22年的表现已经有不对;22年的核算是按照初核数据,如果终核,那么22年基本体现的就是反转趋势了(假定成都不变);所以23年1季度发生了和2020年一样的事情,一季度GDP成都领先了苏州;23年全年,领先优势已经缩小为11.7%(2580亿)。
从未来看,外贸和工业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三年尤其前两年的形式了,而17-19年的局势在23年再次上演,让我们不知道如何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数据看看就行了,不用当真
财政才是核心 真要当真 那就等终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2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二大爷887 发表于 2024-1-31 08:46
2万5都没有 26年3万亿还真敢喊 现在大人们的做事风格跟文化时期真是越来越像了

涛哥应该有把握。好歹是经济学硕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ptainKenway 于 2024-1-31 10:28 编辑
长洲府尹 发表于 2024-1-31 10:02
重庆这种还算好了,虽然地方大、人多,但山地也多,而且好歹是他们自己同一市内的、负担也大;
最不公平 ...


中西部省份,地缘不好,省内各个城市的地缘条件的差距不大,自然发展权力中心的省会城市。省会拿得多,贡献也多(相对来说),比如财政。

东部省份,地缘好,省会城市往往不是地缘最好的那个,所以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城市和权力中心城市出现在了不同城市身上,这就是东部沿海省份大部分拥有双子星城市的原因。辽宁的沈阳大连,河北的石家庄唐山,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浙江杭州宁波,福建福州泉州厦门,广东广州深圳。其中除了浙江,其他省份的经济首位城市都不是政治首位的城市。

你要说占便宜,我倒不觉得是武汉成都这种经济首位和政治首位一体的城市,而是东部那些政治首位但经济不是首位的城市。政治首位度对当地经济是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比如体制单位多很多,特别大学和医院这种,省里财政扶持,对省会城市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有一身“极品装备”的情况下,表现还不好,那如果脱下这身装备(如果不是省会的话),它们的经济可能还要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力巨大,面对的强省会的追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zgjldx 发表于 2024-1-31 08:43
恰相反,统计数据表明,杭州去年贡献最大的就是增长6.5%的外贸出口,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元件是增长 ...

吉利总部本来就在杭州啊,杭州玩的是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业的结合,自然势头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废了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二大爷887 发表于 2024-1-31 08:46
2万5都没有 26年3万亿还真敢喊 现在大人们的做事风格跟文化时期真是越来越像了

需要三年均增长6.8%以上才能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4653.4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了,实际上2都不到,已经是讨价还价的结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1:0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eddysuzhou 发表于 2024-1-31 10:41
需要三年均增长6.8%以上才能达到

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加水。以后是王小二过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资电子代工并不是低端产业,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浦东康桥昌硕科技,松江叶榭台积电,都有这样的万人代工大厂,但确实是流动性很大的产业,容易流到成本更低,熟练工更充足的国家和地区,这是苏州制造业的一大隐患,如果早一点大规模引进新能源汽车及三电系统的大项目,像常州这样,就能够弥补一点去年的下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23年的数据估计要3月才能看到
到底是多少 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1 11:3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一下杭州的板块。余杭跟滨江的增量差不多占了全市一半。泥苏的两个龙头昆山跟园区都乏力。带不动大市向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21:35 , Processed in 0.11831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