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经济发展] 增动力添活力,北京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7 19: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nabolesi 发表于 2019-8-6 20:48
地铁2号、13号线试行“同车不同温”

不错,这样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3: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城自北向南5大商圈齐开夜场 簋街营业时间将延长至凌晨4点2019-08-07 20:00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微博 [url=]微信[/url] QQ [url=]收藏[/url]

簋街延长营业时间到凌晨4点、王府井打造高端酒店屋顶花园外摆区、前门商圈推文化夜场、崇外商圈设“24小时不打烊”专场、永外商圈将现“夜集市”……记者从东城区商务局了解到,自北向南5大商圈将齐开“夜场”,打造5大夜间经济商圈。


资料图 摄:邓伟

今天晚上,“2019簋街不夜节”正式拉开帷幕,包括花家怡园、胡大、红巷子、金簋小山城、蛙蛙叫、蜀千千等36家簋街商户加入“不夜节”,除了设置小龙虾节、啤酒节、网红直播、小型演出以及“垃圾分类我专家”等活动之外,还将延长营业时间一直到凌晨4点。“簋街的营业时间将延长至凌晨4点,初步计划将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簋街商会会长花雷表示。

记者还同时从东城区商务局了解到,东城将打造5大夜间经济商圈,自北向南5个重点商圈依次为簋街、王府井、前门大街、崇外和永外商圈。其中,簋街依托原有的老牌餐饮特色打造“深夜食堂”;王府井将通过打造高端酒店屋顶花园外摆区、举办派对等培育夜间消费氛围;前门大街注重打造京味儿特色文化的“夜京城”地标;崇外和永外商圈交通便利、业态丰富,是点亮城南地区的重点商圈。

摄:胡铁湘

东城区商务局副调研员张立丹进一步解释说,考虑到崇外商圈无论是停车还是地铁、公交都很方便,因此商圈内的部分店铺商家计划延长营业时间,一些著名的深夜食堂如蓝蛙、凑凑、海底捞等都在崇外商圈落脚。一些餐饮将延长至凌晨2点,甚至更晚。搜秀影城则将加开夜场电影。后续,新世界百货著名的“24小时不打烊”活动也将陆续进行。

王府井大街作为高端重点商街,主要以高端酒店的屋顶花园和派对来营造夜间消费的气氛。“虽然目前王府井的商家还没有延长营业时间,但是,不少商场已经表示,如果顾客有消费需求的话,可以适当延长营业。”张立丹表示。

主要老字号和京味文化的前门大街,前不久推出了啤酒花园。“很吸引人,招来了不少顾客,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京味元素勾起了很多人的儿时回忆。”张立丹表示,像是前门大街的蜡像馆和一些文化机构,都表示愿意抓住夜经济的商机,陆续推出夜场文化活动。

位于南城的永外商圈,如果能在夜间“点亮”,将成为平衡南北商业和客流的一大至关重要的节点。百荣世贸商城原本是个批发市场,随着转型的深入,目前已经引进了三四十家高中低档不同的餐饮店铺。昔日的批发市场如今成了晚上照样能吸引客流的新亮点。“我们本来还担心,百荣以前一般下午4点就关门了,打造夜间经济,会不会到了4、5点之后就没人来了啊。没想到,百荣世贸商城转型后,才开业一个月的时间,客流就已经增加了30%。”张立丹表示,下一步,百荣世贸商城打算抓紧夏季的尾巴,在室外打造一个露天的啤酒花园,而室内也在同步进行改造,计划9月打造室内的“夜集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4: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公交App即将推出 所有公交车年底配置空调2019-08-08 07:30: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举报

1
分享到:
  • [url=]易信[/url]
  • [url=]微信[/url]
  • [url=]QQ空间[/url]
  • [url=]微博[/url]
    • [url=][/url]
    • [url=][/url]


(原标题:“北京公交”官方出行App即将推出 所有公交车年底配置空调)


今年年底,市民乘坐公交将有较大变化。年底北京将实现公交地铁通刷二维码乘车,同时随着车辆更新计划,年底所有公交车将配置空调。

8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获悉,二维码作为方便市民出行的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已经列入公交集团实施计划。

目前公交集团正在**有关部门的统领下加紧进行非常繁杂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在年内实现通过“北京公交”App既可乘坐地面公交,也可乘坐地铁。

在刷码乘车方面,北京公交集团的实施难度可谓是业界最高。北京公交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公交公司,线路类型繁多,不仅有常规线路,还包括快速直达专线,高铁专线、节假日专线、世园会专线、定制公交等多样化线路。同时各线路的计价票制也多种多样,既有单一票制,也有分段计价,既有上车买票,也有提前预约。目前,北京公交集团正在进行刷码乘车的试点工作,届时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即将推出“北京公交”官方出行App。通过“北京公交”App既可乘坐地面公交,也可乘坐地铁。技术人员将原“公交e路通”的界面和交互进行重新打造,深度整合了路况数据,社会车辆数据、公交车道数据等,融入“北京公交”App中,开发了全新的预报算法,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站点信息及公交到站预报。同时,公交集团继续深度开发“北京公交”App服务功能,在年内实现除刷码乘车以外的出行路线规划、站点查询、公交预报、定制公交、旅游等创新类服务业务,将覆盖市民的各类公交出行场景。“北京公交”App不仅提供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方案,还包括了地铁与公交接驳环城方案,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今年年底北京市民可以通过“北京公交”App实现一码通乘,不仅可以刷码乘坐地面公交,还可以刷码坐地铁等。

另据了解,随着车辆更新的持续推进,预计到2019年年底,公交集团所有所辖线路将实现冷暖空调全覆盖。截至目前,北京公交集团24680辆在册车辆中,仅有1200辆非空调车,主要为2008年投入在大客流线路上运营的通道车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9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安是冠军! 发表于 2019-8-8 13:14
东城自北向南5大商圈齐开夜场 簋街营业时间将延长至凌晨4点2019-08-07 20:00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

不错,人气真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9 1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簋街夜里不少饭馆都得等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9 16:5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四成独角兽企业在北京,创新没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2 11: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口支援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  北京为受援地留下“不走的医疗队”  

2019-08-12

    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

    拉萨市三家县级医院全部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

    青海玉树州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

    ……

    北京医疗队援藏援青的成绩单上,硕果累累。1995年至今,本市卫生健康系统已派出多批医疗队,对口支援全国16个省、自治区,不仅送去优质治疗资源,还帮助培训当地医疗人才,留下了一支支“不走的医疗队”。

    市卫健委日前召开全系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援藏援青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广大医务人员对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找问题、找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将护佑百姓生命健康作为使命担当,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健康北京建设的实际行动。

    2015年8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北京市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干部进藏,拉开了医疗人才成规模、成建制组团援藏的序幕。选择最好的医院,组建最好的团队,派出最好的医生,目前本市已经选派5批85名医生援助拉萨市人民医院。

    “在北京市的援助下,2017年8月拉萨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甲评审,率先在西藏地市级人民医院中完成了‘创三甲’的任务。”北京“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邓明卓说,通过“组团式”医疗援藏,该院新建了急诊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等16个专业或学科,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三甲挂牌后,该院门诊量翻了一番多,手术量提高了50%,保障当地患者“大病不出藏”。

    40岁的陈光强来自北京天坛医院,他为拉萨市人民医院创设ICU科室付出不少心血。“陈主任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手把手地教我们,每天早晚查房,夜里有时要抢救病人,他是我们整个医院半夜跑过来次数最多的医生。”拉萨人民医院ICU科副主任强巴德吉说,“以前没有ICU,许多病人都不敢收。现在我们不但敢收,而且还有手段把病人抢救过来,这多亏了陈主任对我们的指导。”

    一年援藏任务完成,大家都舍不得陈光强离开,于是联名写信,让他多留了一年。在北京医疗队里,像陈光强这样临时延长援藏期限的医生还有很多。“三年来,北京援藏医生们克服工作、生活、家庭、高原反应等困难,在临床一线倾尽所能传道授业解惑。我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就是全身心地默默奉献,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也收获了更多的历练和成长。”邓明卓说。

    在中组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1+7“组团式”任务中,拉萨市人民医院率先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北京援助的拉萨市3个县级医院全部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北京援助的青海玉树州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创建的玉树州精神专科医院为全国高原高寒地区首创。北京医疗队不仅向受援地注入优质医疗资源,依托当地医疗机构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还针对受援地常见病、高发病,开展大量专项诊治活动,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援助,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据统计,自1995年来,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先后派出多批医疗队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全国16个省(自治区),其中派出九批256名援藏干部、九批573名援疆干部、四批19名援青干部,专业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临床学科及公共卫生专业。医疗队队员们克服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艰苦等各种困难,时刻坚守医者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为当地群众送去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医疗卫生机构培训了大批专业人才,受到当地**和各族群众的充分肯定。近两年来,北京医疗队还积极投身当地的健康扶贫工作,深入西藏、青海边远农村牧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直接的健康服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老百货迎转型!甘家口大厦启动清仓甩卖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08-12 08:08:50

继长安商场、蓝岛大厦、赛特等老牌百货宣布改造升级后,京城又一家老百货迎来转型。近日,有近20年经营历史的甘家口大厦启动升级计划,将向“社区生活中心”发力。目前,甘家口大厦正在进行全场清仓甩卖,清仓活动将持续到10月8日。

“一百块,一百块,包包特价,清仓甩卖!”“一折,手链全场一折。”周日的甘家园百货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赶集一样。听闻大降价,顾客们纷纷前来抢购特惠商品。
记者观察发现,甘家口大厦一楼主要售卖日用百货,二、三楼主打轻奢女装,四楼为男装和运动品牌专卖场。一名售货员说,打折活动上线后客流量明显增大,很多热卖的款式已断码。

资料显示,甘家口大厦的前身甘家口副食商场,于上世纪50年代开业,最早只有3间平房。在凭票购物的年代里,这里一直是甘家口居民获取粮油肉蛋等食品的“补给站”,钱学森先生当年就曾在这里购买生活日用品。后来,这里改建成两层的甘家口商场,这便是甘家口百货的雏形。1999年,甘家口百货再度改建成高大的甘家口大厦,除了前面六层的商厦,身后还有十多层的写字楼。2004年,甘家口百货被翠微股份收购。

与现代化购物中心相比,甘家口大厦显得比较接地气,这里依旧是传统百货的布局,各商户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很多商户之间是依靠通道或者立柱分开。在分类上,个别楼层也有些杂乱,比如五层除了母婴用品,还有数码通讯产品和厨房用品。商场中的高端知名品牌并不多,到店的消费者大多是中老年人。
不过,不少周边居民对于甘家口大厦有着深厚感情。“这个商场陪了我们几十年,像老朋友一样,它要装修了我们还真有点舍不得。”家住甘家园百货附近的孙阿姨说,茶余饭后到商场溜达一圈早已成了她和丈夫的日常。她认为,商场里应当减少娱乐设施,她更支持纯百货商场和餐饮店相结合的结构。与此相反,年轻白领王女士觉得,目前商场的品牌结构更适合父母辈,要增加娱乐设施和年轻品牌才能留住年轻客源。因此,如何平衡顾客的需求,谋求更好的转型,成为甘家口大厦即将面临的挑战。
在商场工作人员张女士看来,商场升级改造后会更贴近民众,调整优化各层次商店分布,照顾不同消费阶层的需求。另外,娱乐休息区域和餐饮区域的短缺目前仍是商场的硬伤,“改造后应该得到改善”。
记者了解到,10月份出清完毕后,甘家口大厦将朝着打造社区生活中心,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方向发展。其实,甘家口大厦在2000年开业初期,其定位就是社区型商业服务中心。2010年,结合海淀区对甘家口商圈改造的契机,甘家口大厦对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扩大了超市、化妆品和黄金珠宝的经营面积,六层美食城则成为了不少周边居民的食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2 14: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安是冠军! 发表于 2019-8-12 12:04
又一老百货迎转型!甘家口大厦启动清仓甩卖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08-12 08:08:50

继长安 ...

不错,应该转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3 1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电”首次入京

2019-08-09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网北京电力公司了解到,今年7月共0.4亿千瓦时西藏水电成功送入北京市,标志着首次“藏电入京”交易顺利完成。   

    据了解,“藏电入京”交易是践行ZY扶贫攻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储备基地,丰水期电量充裕,清洁能源外送需求十分迫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召开“电力援藏”暨西藏清洁能源外送消纳工作会,将“藏电入京”列入年度交易计划,并会同首都、西藏电力交易中心开展西藏水电外送交易。国网北京电力作为购电方通过挂牌交易方式,在西藏夏季丰水期购买金河水、果多等8座水电站电能,解决西藏水电消纳问题,增加西藏水电企业售电收入。    

    国网北京电力表示,“藏电入京”也是借助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优势的有益尝试。在空间上,利用藏电外送重要通道:史上“最难建的输变电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将西藏自治区电能高效输出,再通过柴拉直流、昭沂直流跨越西南、西北、华北地区,送入北京,实现电能大范围消纳。在时间上,西藏水电大发时段与北京夏季用电高峰时段重叠,为北京“迎峰度夏”贡献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3 1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ng 发表于 2019-8-13 10:00
“藏电”首次入京

2019-08-09

合作共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13: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主导北京经济增长已逾十年作者: 陈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8-13 09:07 





分享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消费主导北京经济增长已逾十年

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 陈建)北京经济总量去年超过3万亿元。从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迈过1万亿元台阶开始,北京的消费率就持续超过投资率。2017年全市消费率达到60.1%,高于投资率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

  资料图:市民选购鲜花。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这是中新网记者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行进式主题采访中获悉的。

经济总量快速扩大 消费主导经济增长

2.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时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29年后,到1978年,北京GDP达到108.8亿元。

1994年,北京市GDP超过千亿元,2007年迈过万亿元大关,从百亿元增加到千亿元用了16年,从千亿元到万亿元只用了13年。此后,北京又分别用6年和5年时间,使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和3万亿元的台阶。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2018年达到30320亿元。

新中国建立之初,北京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6元,1975年超过千元,1994年超过万元,2014年突破10万元,2018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40211元。

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张,北京市**的财力也不断增强。194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只有0.24亿元,1995年和2005年分别突破百亿、千亿元大关,到2018年实现5786.9亿元,为城市建设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70年来,北京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累计接近2.8万亿元,年均增长16.4%,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3成。

近年来,北京更大力促进城市建设、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投向民生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下,民间资本积极踊跃而来。2018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仅有一、两百元,其中70%左右花费在吃穿上。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均消费支出达到千元;2002年和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先后超过万元,食品支出比重下降到3成左右。

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消费率持续超过投资率。2017年全市消费率达到60.1%,高于投资率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

2018年,北京实现市场总消费额25405.9亿元,其中服务性消费额13658.2亿元,占市场总消费比重的53.8%。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2926元和20195元,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占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合计超过30%。

人均预期寿命较建国初期长一倍以上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1969年10月,北京市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通车,运营里程仅11公里。到2018年,北京运营的轨道交通达到22条、636.8公里。轨道交通成为北京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选择,日均客运量从1969年的2.3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1054.4万人次,提高了463倍。

1949年末,北京仅有公交运营车辆164辆、运营线路11条、长度77公里,每年客运量3000万人次。2018年末,北京公交客运车辆达到2.9万辆,运营线路1320条,线路长度3.5万公里,年客运量35亿人次。在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73%。

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北京不断完善,每个新城都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分别由1949年的1人和1.37张,增长到2017年的7.78人和8.36张。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建国初期的40岁左右,增长到2018年的82.2岁,延长了一倍以上。

北京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1955年的200元左右增加到改革开放之初的300元左右。2000年和2008年,北京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万元。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7990元和26490元。2012年以来,北京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1.5%以内的较低水平。(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3 2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安是冠军! 发表于 2019-8-13 13:24
消费主导北京经济增长已逾十年作者: 陈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8-13 09:07 

不错,发展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0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版”未来科学城面积扩大16倍



    产业发展聚焦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三大领域

    《未来科学城规划(2017—2035)》日前正式发布。昨天,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对规划进行解读并首次披露规划细节。记者从解读中获悉,未来科学城规划占地面积170.6平方公里,较原来增加约16倍。未来科学城的发展将聚焦“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三大核心领域,其中东区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西区将建设“生命谷”与沙河高教园区。

    构建“两区一心”格局

    今年,未来科学城的前身未来科技城项目已奠基10周年。10年间,未来科技城不仅变身未来科学城,其规划占地面积也增至170.6平方公里,较原来的10平方公里增加约16倍。

    按照最新规划,未来科学城规划四至范围是:东至京承高速,与顺义区接壤,距首都机场10公里;南至回南北路,距北五环10公里,与回龙观、天通苑两大居住区相邻;西至京新高速,与海淀区接壤;北至北六环。

    未来科学城扩区后,将构建“两区一心”空间格局。“东西两区”是未来科学城的主体承载区,建设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研发创新社区;东区规划占地面积43.5平方公里,包括未来科学城一期、北七家成果基地等组团。西区规划占地面积60.7平方公里,包括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组团。

    “一心”规划占地面积66.4平方公里,是未来科学城的生态绿心,连接东西两区,共同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发展格局,中轴线北延长线从“一心”纵向穿过。

    发展聚焦三大领域

    规划明确了未来科学城今后15年的发展方向。未来科学城将聚焦“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三大核心领域,通过汇聚国际一流创新型企业,汇聚国际一流研发机构,汇聚国际一流人才,将从技术创新领航区、协同创新先行区、技术人才集聚区与创新创业示范城四个维度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从2020年到2035年,未来科学城将分三个阶段实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形成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活力初显的局面,初步建成绿色宜业、功能完善的城市载体;到2025年,建成具有活力的创新之城;到203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未来科学城的创新发展也将围绕着三大核心领域。在先进能源方面,重点聚焦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先进储能、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四个细分领域。在先进制造方面,重点聚焦智能装备与系统、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战略材料三个细分领域,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发展,加速突破关键战略材料的研制与产业开发。在医药健康方面,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三个细分领域,在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平台、“高精尖”医药产业方面实现突破。

    东西两区明确定位

    规划还明确了未来科学城东区和西区的各自定位。未来科学城东区规划占地面积43.5平方公里,西至立汤路,北至北六环,南至回南北路附近村界,东至京承高速。东区一期位于东侧中部,先期于2009年7月启动建设,历经10年发展,已入驻国家电网、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电子、中国商飞等14家央企下属的数十家技术研发中心,近万名科研人才进驻办公。未来,将借助能源领域优势,依托北七家成果基地将科研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

    未来科学城西区规划占地面积60.7平方公里,西至京新高速,北至北六环,南至回南北路附近村界,东边界从南向北依次穿过回龙观镇、沙河镇、百善镇。西区的重要组团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位于西区西南角。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项目一期2000年启动建设,目前一期、二期建成区已有入驻单位近500家,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核心,从研发、中试、生产到临床应用的生物医药体系完整产业链。目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在推进三期建设,未来西区将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优势,打造“生命谷”,建设成为能够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生命科学研究高地。

    西区另一重要核心功能是基础研究和人才培育。目前,西区已入驻华北电力大学以及沙河高教园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8所高校。未来,将发挥高校科学研究优势和特色,推动高校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纵向整体迁入沙河高教园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09: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航天自主研发最大卫星将发射


    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继民营火箭首飞成功后,民营航天领域将再迎突破!今天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消息,来自北京中关村的民营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千乘探索自主研发的“海创千乘”号卫星已顺利完成发射前的全部测试工作,将于近日搭乘捷龙一号遥一火箭发射入轨,进入54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据悉,这颗卫星是目前民营商业航天创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最大卫星,重达65公斤,同时也是创业公司研发的首颗具备遥感和通讯“双功能”的卫星。

    这颗等待发射的卫星名为“海创千乘”,“海”意为海淀,“创”意为双创。“这颗卫星由海淀区**冠名,寓意海淀区在双创领域不断攀登科创高峰。”说起这颗卫星,千乘探索创始人兼CEO苗建全神情骄傲,像是在谈论自家的孩子。这是千乘探索将发射的首颗卫星,公司团队用时14个月完成了该星的全部自主研发和制造工作。“海创千乘”号可同时承担遥感和窄带通信业务,既可以传回图象,也可以实现物联网信息传输。卫星发射入轨后,将为一处试点土地提供土壤墒情监测管理方案。由于具备遥感和窄带通信双重功能,墒情监测中,既可以传输图象,也可以接收土壤中传感器的温湿度信息等。此外,这颗卫星提供的图象和数据服务还将应用于军用、民用等多个领域。

    “从做卫星到管卫星,再到用卫星,我们已实现整个产业链条全覆盖。”苗建全告诉记者,随着卫星发射入轨,由千乘探索部署在北京和内蒙古的两套自有地面站,以及位于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的千乘测控网北京指控中心将负责卫星的测控和长期在轨运营,全部软件系统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明年,千乘探索将发射一颗更“重量级”的卫星,新建的卫星总装测试中心也将投用,公司将具备多颗卫星的并行研发制造功能。根据规划,千乘探索短期内将通过发射6颗卫星实现卫星组网,从而为军用、民用两个领域提供遥感和窄带通信的融合服务,卫星组网力争后年完成。苗建全展望,未来公司依托卫星所提供的智慧方案可落地于国土、城市建设、农业、林业、环保、地矿等多个领域,特别是融合窄带通信功能后,还可应用于工业资产管理、物流运输监测、数据信息采集、灾害应急通信等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00:23 , Processed in 0.08790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