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经济论道] #长江经济带# 国务院最新发展指导意见【9月25日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22: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3# xoxo01

我细细看了整个文件,同样的感觉,口号式的城市名头基本没有用处,唯一感到高兴的就是明确了杨泗港大桥以及7、8、10、11四条过江地铁的建设,把武汉现有的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大都市的框架也就完整了,国家口头上承不承认你的中心地位根本无关紧要,地铁、环线、高楼、大桥、领事馆这些硬指标拿在手里,加之原有的经济、金融、工业、教育、科技等等优势,直到现在你依然领先追赶者很多,你不是名义上的中心别人也会簇拥着到你这里来打拼。领导终归会换届的,总不会一直不待见你,武汉自己就当是在最低点奋斗了,瘦死的骆驼饿了这么多年还没死,你还能怎么折磨他呢?难道公开拆掉你这个城市吗,没人有这个胆!只要省里市里心齐一点,归位是迟早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从具体项目上湖北和武汉是唯一的输家!巴山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哪些人在刻意打压 ...
wuhan2014 发表于 2014-9-25 17:42

没看出来到底具体输了什么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3# xoxo01


    就是给你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虚名又能怎样呢,打铁还需自身硬,深圳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在重庆,广州,天津等所谓的国家中心城市面前毫不逊色,金融,科技创新是那三个中心难望其项背,不要说深圳得到多少特区政策,苏州得到多少政策,当初的四大经济特区还有多少人记得?为啥只有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所以最终还得靠自己,武汉协调好省市关系的这几年是飞速发展的几年,虽然有内外因素的影响,但目前软糖这条工业倍增之路还是卓有成效的,只有武汉自己块头大了,才能让周边8市吃饱,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不提了。当下武汉要在这个所谓的指导意见上做足文章,利用好这个航运中心的这个金字招牌,说他是虚名也好,多跑部委要政策要支持,招商官员多跑企业,打开局面才是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longwang181


   你说的那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关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你好好查查。

关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发改委 发改高技〔2010〕30号 文件里是这样说的:
“  一、试点城市
  原则同意大连、青岛、厦门、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苏州、无锡、烟台等城市申报的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方案,支持以上十六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这是2010年第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一批里没我们的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wuhan2014


    国家没有什么科学发展,就是政治利益的斗争,举国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oxo01

我细细看了整个文件,同样的感觉,口号式的城市名头基本没有用处,唯一感到高兴的就是明确 ...
RickBlaine 发表于 2014-9-25 22:03

名义上的口号名头也没看出来哪里贬低武汉了又不是武汉专版文件,一些板油过于敏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看到武汉没什么新的项目。
提到的项目,大家都是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觉得怎么淡化本来就是区域文件大家都有糖吃,至于城市定位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批复是最权威的其他都不 ...
bobo198191 发表于 2014-9-25 21:55



   倒不是认为武汉会受这份文件多大的制约,看着觉得有点可气又可笑罢了。 文件中的用语确实是有淡化意思,应该不是我过敏,这种文件小到具体用词、大到整体结构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龙头地位,南京合肥重庆成都定义为国际影响城市,武汉长沙南京同为中心城市。
上海合肥武汉重庆成都是 ...
junrenken 发表于 2014-9-25 18:29



    鉴定个什么啊!何必这么敏感,说的很清楚 定位 上中下游三个中心,武汉是长江中游中心,这是铁打的事实


其他的什么国际化水平,你再怎么能提升到那里去呢???

感觉板里很多人莫名其妙的 老感觉别人给的东西不够,实际上地铁 高铁 大桥 长江中游中心最大的干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山楚仁


    说这些我笑了,你怎么就了解这些,说什么武汉财政上交两级,别的省会上交一级,这 ...
二月的小雨 发表于 2014-9-25 18:35



武汉的优势资源是历史形成的,不要说是国家。

清朝末年汉口是中西部最大进出口口岸,修建京汉铁路--粤汉铁路,汉口是中心点。郑州靠这条铁路才开始成为重镇。而此时的汉口已经是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中国第二大进出口商埠和金融中心。汉口沿江大道江汉路那么都外国洋行就是证明。清朝末年武汉大兴洋务运动,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都是亚洲规模最大。

武昌在清朝末年就是教育文化中心,武大的前身在1893年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你河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开封洛阳,有现代大工业?文化教育基础有武昌那么厉害吗?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从北京开始,在南方的上海武汉长沙得到相应?因为这里文化教育底蕴深厚。21年成立共产党,武汉长沙有党小组,北京济南有党小组。河南怎么没有?因为共产主义的学说需要高级知识分子的传播,只有京沪武汉长沙这类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才有发展的土壤。


这些,都足够回答你关于武汉为什么工业基础雄厚,航运发达,高等教育发达的原因了。100年前河南除了开封有点文化教育底子,郑州就是空白。现代工业则完全没有。河南的工业基础都i是建国后靠上海天津武汉沈阳重庆这些老工业基地上交的财政收入,由国家投资的。

这些都是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 RickBlaine

是啊,文件可以有很多,发展还得靠自己,特别是对武汉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按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有些所谓的规划、指导最后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倒不是认为武汉会受这份文件多大的制约,看着觉得有点可气又可笑罢了。 文件中的用语确实是有淡化 ...
xoxo01 发表于 2014-9-25 22:18

谈不上淡化吧,里面又特别强化了谁呢,这种文件就是表面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有糖吃,实际又是一回事何必争这些表面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规划每个城市都会觉得对自己还不够。至于说打压淡化武汉还真没看出来,既然涉及到这么大的区域每个 ...
bobo198191 发表于 2014-9-25 21:51



    我也没看出来什么淡化武汉,感觉湖北有些人见不得别的位子好,这些政策实际上已经不错了


就像部分河南人酸一样,郑州从一个郑县变成总量这么高的城市,其实也是很不错了,不知道部分河南人埋怨个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要把自己看高了,武汉什么时候辐射过多大的地方?最辉煌的时候全国NO.1的时候也没见辐射到周边省市。
...
woada 发表于 2014-9-25 20:21



    武汉最高峰时辐射十几个省,1911年的汉口就是这样。中国近代经济史有史料。

就像今天的上海远不如建国前的上海地位那么高一样,今天的武汉也远不如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汉口,这也是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22: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最难熬的时候都熬过来了还怕现在{: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21:27 , Processed in 0.06768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