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826|回复: 29

[时讯] 中国城市发展迎来地铁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0 09:16:35 | |阅读模式
市竞速-中国迎来地铁经济时代

“没有地铁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在中国,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所有城市难以抑制的冲动。
截止2010年底,全国拥有地铁运营线路42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217公里,从目前的各城市地铁开通来看,2011年我国地铁建设将迎来新的热潮。2010年,我国地铁建设进入一个大跨越时期。一线城市仍继续拓展地铁线路,很多二、三线城市地铁项目也不断上马。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已批复建地铁城市达到了28个,分布于4个直辖市及黑龙江、辽宁、浙江、江苏等16个省份。此外,石家庄、太原、济南、乌鲁木齐、兰州五个城市也在上报,获批的希望很大。目前来说,地铁建设每公里的造价平均为4亿~5亿元,2010年,地铁建设投资额约为1600亿~2000亿元,2011—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额约为8000亿~10000亿元。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17:10 |
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地铁应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城市的发展规模、城市人口数、城市人员流动量、城市地面交通状况、城市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实力、城市的环保和节能是这个问题的决定因素。


从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状况来看,只有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体系,在城市区域间交通应用地铁,才能保证城市人口的正常流动,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无阻。建设地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这是历史的选择、必然的结果。

地铁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地铁的运输量大、便捷、快速等特点无疑使其成为城市交通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纵观世界地铁发展历史,从1863 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到2000年,这138 年间世界已有115 个城市建成地铁共7000 公里。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正处于加速发展期的中国也兴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在中国,这股热潮更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地铁经济。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17:29 |
地铁经济的巨大潜力被无数次印证,许多国内外城市因为地铁这条汇聚城市资本、人流、信息流的“财富金线”而实现房地产增值和城市运营的新增长。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会的地铁上盖物业价格平均高于同片区同等质物业30%以上。从城市商业的角度来看,地铁在淡化了旧有区域概念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空间和新的商业模式。地铁带来巨大的人流,目前,香港地铁每日客流量超过200 万人次,上海达到100 万人次,广州至少也在50 万~60 万人次,地铁人流的规模和规律峰值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比拟的。地铁成了商铺价值的主宰,最贵的商铺就是地铁上盖的物业,一些地段的商铺因为地铁的开通价值成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增长。

地铁的建设,不仅可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整个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地铁沿线附近的物业价值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因此,地铁沿线就容易形成新的商业走廊,但因地铁站所处的区位不同,其商业空间布局形态会有所差异。欧美国家早在20 世纪30 年代便就城市地铁对土地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于地铁建设比国外晚了整整100 年,因此我国关于地铁经济和地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影响的研究也较晚、较少。不当的限制地铁发展对生产力的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都是重大的损失。我国不能失去地铁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早放早发展、早放早收益、早放早主动、早放少损失。地铁产业应成为中国一个新兴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朝阳产业。这是中国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中最有前景、最有市场的产业。目前,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具备发展地铁的基础、实力、条件,必须适时调整开放政策,总体上可以分为放宽、放开、加速三步走。中国地铁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1世纪将是中国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世纪,中国将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地铁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17:48 |
地铁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世界上各大城市地铁的情况不太一样, 有的大力发展“地下经济”, 使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 有的则将目光转向地铁口外的黄金地带, 让地铁在“ 大商业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 站内还是站外, 地铁的发展, 总是与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一些文化底蕴不足的城市, 在地铁文化的影响下, 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更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城市的发展步伐。

随着地铁的不断发展, 一大批产业诸如建筑业、商业、地产、零售业、旅游业、广告业等等都搭上了地铁这班快车。这些看似独立的经济个体, 都与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状况紧密相连, 而地铁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地铁文化影响着地铁站的出入口建设。出入口怎样展示高品位的地铁建设, 怎样与周边的氛围和谐一致, 都渗透着地铁文化的印迹。地铁文化也影响着站台内部的建设。大到站台的设计布局, 小到站台上的一个广告牌都渗透着一个城市地铁文化的定位, 展现地铁文化的整体构想。基于地铁文化的定位, 建筑、旅游、广告、商业便与地铁文化相适应, 满足地铁文化的发展需要, 形成以地铁文化为核心的经济产业, 处处体现地铁文化的影子和痕迹。地铁建设已有百年的历史, 在这百年的发展中, 地铁文化在地铁与城市之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铁文化无疑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地铁甚至对整个城市的评价, 文化层次高的地铁可以提升城市的地位, 从而直接地拉动旅游、广告、商业等经济发展, 由于充足的人流, 建筑房地产、大型商圈的建立也就随之而来。因此, 地铁建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地铁文化的衔接、搭桥。从世界上地铁经济发展最好的巴黎、东京、莫斯科地铁来看, 高层次的地铁文化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进而凝聚了人流, 提升了人气, 带动了地铁经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 地铁位处地下, 如果缺少文化的打造, 压抑的地下空间将会让人感到局促, 因此, 人们需要浓郁的商业气息和艺术氛围来改变这种压抑的感觉, 这也是地铁文化建设的最基本需求。目前,巴黎等城市的地铁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亮点, 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景点, 其文化建设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地铁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 它会拉动相关的经济产业, 并使之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地铁文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包括方方面面,其本身的商铺就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纽约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居世界首位, 日客运量已达到2 000 万人次, 其地铁商铺2004 年营业总收入超过115 亿美元; 东京地铁仅便利店就有38 家, 2004年广告售额362 亿日元, 整个地铁商铺销售总额980 亿日元; 香港地铁总长虽然只有43.2 km, 但它的日客运量高达220 万人次, 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 地铁商铺2004 年带来的经济收入超过96 亿港币; 广州地铁沿线的天河城商铺出租率达100%, 在地铁开通之后, 首层铺位的月租金从200 多元/m2 飙升到最高900 元/m2, 仍然一铺难求; 巴黎地铁之所以发达堪称世界之最, 其原因在于百年来孕育了独特的地铁经济和地铁文化,它不仅有运输功能, 还犹如一个“地下超市”。据统计, 巴黎地铁站中设有“ 商业点”( 利用人工销售的商店) 800 家, 包括百货店、饮食店、音像中心、书店、服装店、鞋帽店、香水店、花店、礼品店、照相馆以及免费报纸供应处, 一些名牌商品专卖店也位列其中。除此之外, 地铁内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类自动售货机。“巴黎独立运输公司”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地铁营销”的公司, 对地铁商业点进行统一管理。

从纽约、东京、香港、巴黎的地铁商铺每年带来的不菲经济效益来看,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地铁不仅仅是一种解决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还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地铁商铺之所以受到商家的青睐, 原因是有足够的客源, 如果地铁站内建设犹如菜市场, 杂乱无章, 相信各大品牌的商家都不会问津。反之, 如果地铁内环境清新宜人, 除了作为交通枢纽外, 地铁还将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18:22 |
地铁引领地下商业开创新商机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地铁也已成为连接城市中心与周边区域的重要枢纽之一。由于地铁周边人流密集、流动速度快,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地铁物业形态,随之便产生了众多地铁商业类型,诸如酒店、公寓、写字楼、商业街、购物中心等多种商务、商业形态。地铁商业代表城市轨道交通中与交通动线站点相联接的商业系统,因为地铁是人流的重要集散地,这与商业的发展需要相符,因此提供了两种业态之间的结合。

地铁能提升沿线所有商业地产的通达性,进而提升其地段价值,但这对整体市场的长远影响而言,一些区域的商业相反会因此降低消费力。比如,香港沿着地铁网络分布的大约30个购物中心,约占香港购物中心总数的五分之三,此结果充分显示出香港地铁对购物中心开发的影响,地铁成为了香港购物中心项目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一些规模档次不够,或者经营不佳的老物业便在地铁开通的数十年间,逐渐退场。在深圳的地铁建设期间,也曾有过不少人乐观估计过地铁的沿线物业的价值升值,但事实却是:地铁开通后的一段时间,不少项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应,有些甚至还不如过去。

因此,地铁网络的密集对于商业物业个案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地铁便捷带动了人流的快速流动,人流更容易向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集中;而一些商业氛围比较弱的区域因此会面临更大的分流压力,因此投资者可能更需要关注商业区域的两极分化问题。因为地铁缩短了城市空间的距离,在聚集人群的同时,也可以快捷地疏导人流,这种“双刃剑”的作用可以使原有的商圈更繁华,也能分流人群。

事实上,我们认识到在地铁商业项目中,人流并不简单等同于商流。地铁商城的成功,除了要有特色之外,地上与地下的呼应非常重要,地铁往往只是地上的强化而已。而现阶段,人们过度的关注了事物的表面,缺忽略了它所依存的环境。也就说,要做地铁商业,就要把握地铁商业的特征。地铁商业有别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地铁主要承担的功能是载客功能,但在体现交通功能的同时,也会带来人流,并将之转化成消费力。客流是否得到有效的转化,跟地铁项目自身有很大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18:52 |
太原地铁,加油!
发表于 2011-10-30 09:19:13 |
太原地铁,加油!
发表于 2011-10-30 09:19:47 |
千岁爷  
有木有听说
太钢的副总将负责轨道集团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22:43 |
木有,不过找有经验有水平的管理人才,引导太原地铁建设也是一件好事儿。
或者,将来太原地铁,太钢将掏一大笔银子出来?换一个职位,也不赖,纯属开玩笑,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23:27 |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火拼地铁了,不批不罢休。
每天力顶太原地铁。
发表于 2011-10-30 09:23:52 |
木有,不过找有经验有水平的管理人才,引导太原地铁建设也是一件好事儿。
或者,将来太原地铁,太钢将掏一 ...
龙城千岁 发表于 2011-10-30 09:22


哈哈
好像看样子是真的快来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28:03 |
对于建地铁,太钢是最乐见的企业。
第一,拉近太钢与市区距离,太钢人愿意死心踏地地在太钢工作,交通便捷,各路人才都可以服务太钢。
第二,太钢是国内车轴90%的市场占有者,轨道交通将来可以谈条件,车辆车轴用太钢的,质量都过关。
第三,拉动太钢片区地产开发建设,太钢房地产公司又将推出升值大盘,增加副业收入。
第四,自个猜吧。。。。。哈哈。
发表于 2011-10-30 09:29:20 |
对于建地铁,太钢是最乐见的企业。
第一,拉近太钢与市区距离,太钢人愿意死心踏地地在太钢工作,交通便捷 ...
龙城千岁 发表于 2011-10-30 09:28


第四
陈叔呗  
那2号线还不延到尖草坪
修到个西涧河
难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31:37 |
相对于汾东商务区,什么300+400+,永远没有一个项目能抵得过太原开通地铁让人更加高兴的了。
建地铁是太原升格城市格局的最佳选择,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地铁交通,天天堵在路上,谁的心情也不好。
凤凰卫视闾丘路薇前月来太原,在太原堵了两天,感叹说原来内陆太原竟然也是这么堵。
指望不动立体交通,我们只押一注,太原地铁。
发表于 2011-10-30 09:35:23 |
我也是最关心地铁的
别的都可以靠边
地铁必须的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0 19:34 , Processed in 0.08845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